【挽周迪功二首】作者:杜范 朝代:宋代
[挽周迪功二首]挽周迪功二首原文
忆昔痴儿幸,联君季氏姻。
两家成契阔,一梦记酸辛。
乡誉闻君子,铭章又古人。
落花愁暮雨,凄冷不成春。
[挽周迪功二首]诗词问答
问:挽周迪功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杜范
问:挽周迪功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杜范的名句有哪些?答:杜范
[挽周迪功二首]杜范挽周迪功二首 书法图
挽周迪功二首书法作品
[挽周迪功二首]参考注释
[挽周迪功二首]痴儿
(1).俗言庸夫俗子。 宋 黄庭坚 《登快阁》诗:“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 东西倚晚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帝笑曰:‘城中痴儿取之若反掌耳。’”
(2).天真无知的人。多指少年男女。 唐 杜甫 《百忧集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宋 陆游 《对食》诗:“痴儿自堕闍黎计,欢喜闻鐘已过斋。”《红楼梦》第五回:“ 警幻 见 寳玉 甚无趣味,因嘆:‘痴儿竟尚未悟。’”
[挽周迪功二首]季氏
即 春秋 时 鲁 国 季孙氏 。 庄公 季弟 季友 的后代。《论语·八佾》:“ 孔子 谓 季氏 ,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朱熹 集注:“ 季氏 , 鲁 大夫, 季孙氏 也。”
[挽周迪功二首]契阔
久别的情怀
死生契阔。——《诗·邶风·击鼓》
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后汉书·范冉传》
[挽周迪功二首]酸辛
辛酸;悲伤痛苦
旧游易磨灭,衰谢增酸辛。——唐· 杜甫《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
[挽周迪功二首]誉闻
名声。 明 方孝孺 《郑氏四子加冠祝辞》:“譬诸为善,其始甚微,日进月升,誉闻赫熹。”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余憔悴人间,独於名利誉闻外,乃得数寂寞人,择冷寺废院无人处,看寂寞花,听寂寞鸟。”
[挽周迪功二首]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挽周迪功二首]铭章
(1).刻写在器物上的文辞。多指墓志铭。 宋 欧阳修 《<江邻几文集>序》:“余窃不自揆,少习为铭章,因得论次当世贤士大夫功行。” 宋 曾巩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志铭》:“较於铭章,君有则多,以遗其孥,非厚如何。”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若果为铭章,必不足称盛意。”
(2).印记,标识。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我看见他的盾牌的背面有‘明二’两个字的铭章,头盔和铠甲上也有‘明二’两个字的铭章。”
[挽周迪功二首]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挽周迪功二首]暮雨
傍晚的雨。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许地山 《空山灵雨·爱底痛苦》:“暮雨要来,带着愁容的云片,急急飞避。”
[挽周迪功二首]凄冷
凄清寒冷;凄凉寒冷。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霓裳羽衣曲》:“ 开元 中,道人 叶法善 引上入月宫。时秋,上若凄冷,不能久留。回於天半,尚闻仙乐。” 元 岑安卿 《朝阳台》诗:“苍藤翠木怯凄冷,精诚夜感 襄王 思。” 元 王逢 《题赵文敏山水》诗:“鹿头舫子 湖州 歌,想带南风觉凄冷。”
凄凉冷落;凄清寒冷。 宋 陆游 《舟中对月》诗:“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 渝州 酒初醒。” 清 李渔 《怜香伴·斋访》:“伶仃。芝兰玉树两无凭,依旧是庭阶凄冷。”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时已十月, 平山 凄冷,期以春游。” 刘半农 《我们俩》诗:“好凄冷的风雨啊!”《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就在这样灰暗凄冷的家庭气氛中,年轻寡妇 黑嫂 闯进了他们的生活。”
[挽周迪功二首]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宋代,杜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