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作者:朱彝尊 朝代:清代
[朝中措]朝中措原文
兰桡并载出横塘,山寺踏春阳。
细草弓弓袜印,微风叶叶衣香。
一湾流水,半竿斜日。
同上归艎。
赢得渡头人说,秋娘八配冬郎。
[朝中措]诗词问答
问:朝中措的作者是谁?答:朱彝尊
问:朝中措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朱彝尊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彝尊
[朝中措]参考注释
[朝中措]兰桡
小舟的美称。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六:“飞盖去芳园,兰橈游翠渚。” 元 萨都剌 《寄朱舜咨王伯循了即休》诗:“木落 淮南 秋,兰橈泊 瓜渚 。” 清 曹寅 《鹿墟贻瓶中海棠》诗:“ 吴公 臺下花如澥,嬾趁兰橈到酒边。”
[朝中措]并载
同车。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并载游 鄴 京,方舟汎 河 广。”
[朝中措]横塘
(1).古堤名。 三国 吴大帝 时于 建业 (今 南京市 )南 淮水 (今 秦淮河 )南岸修筑。亦为百姓聚居之地。 晋 左思 《吴都赋》:“ 横塘 查下 ,邑屋隆夸。” 唐 崔颢 《长干曲》之一:“君家住何处?妾住在 横塘 。”
(2).古堤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 宋 贺铸 《青玉案·横塘路》词:“凌波不过 横塘 路,但目送、芳尘去。” 宋 贺铸 《青玉案·南歌子》词:“一鉤新月渡 横塘 。谁认凌波微步、袜尘香。”
(3).泛指水塘。 唐 温庭筠 《池塘七夕》诗:“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 前蜀 牛峤 《玉楼春》词:“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悵。” 宋 陆游 《秋思绝句》:“黄蛺蝶轻停曲槛,红蜻蜓小过横塘。”
[朝中措]山寺
山中寺院。 北周 庾信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唐 韦应物 《游灵岩寺》诗:“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 元 何中 《南居寺》诗:“峰峰看不足,山寺已鸣鐘。”
[朝中措]踏春
游春;踏青
[朝中措]细草
(1).小草。《后汉书·崔寔传》:“ 五原 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 南朝 梁 丘迟 《侍宴乐游苑送徐州应诏诗》:“轻荑承玉輦,细草藉龙骑。” 唐 杜甫 《旅夜书怀》诗:“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
(2).远志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远志》。
[朝中措]弓弓
(1).形容旧时妇女的小脚缠后弯曲如弓。亦指妇女的小脚。《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莲步半折小弓弓,鶯囀一声娇滴滴。” 元 仇州判 《阳春曲·和酸斋金莲》:“窄弓弓怕立苍苔冷,小颗颗宜蹅软地儿行。” 清 赵庆熺 《香销酒醒曲·拜月》:“夜深人静,小语漫呼郎,縞袂凭肩白似霜,弓弓站立小鞋幚。”
(2).借指女子。 宋 张元干 《春光好》词之二:“六幅裙窣轻风,见人遮尽行踪。正是踏青天气好,忆弓弓。”
[朝中措]微风
(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
(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朝中措]叶叶
叶叶片片的叶子
叶叶相交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朝中措]一湾
一条弯曲的流水。 唐 张说 《同赵侍御乾湖作诗》诗:“一湾一浦悵邅迴,千曲千溠怳迷哉。” 金 王特起 《梅花引》词:“山之麓,河之曲,一弯秀色盘虚谷。” 清 翁方纲 《用德中丞韵赠行》:“泉流百磴盘云细,浑照冰条碧一湾。”
[朝中措]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朝中措]斜日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南朝 梁简文帝 《纳凉》诗:“斜日晚駸駸,池塘生半阴。” 宋 王安石 《杏花》诗:“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墻斜日数枝红。”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词:“飞絮晚悠颺,斜日波纹映画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行人於斜日将堕之时……涕不可仰。”
[朝中措]同上
(1) 指与前面所提及的事物相同
同上所述
(2) 一同上场
[朝中措]归艎
犹归舟。《文选·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唯待青江可望,候归艎於春渚。” 李周翰 注:“艎,舟名,王乘也。” 宋 柳永 《玉蝴蝶·秋思》词:“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艎。”
[朝中措]赢得
获得
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赢得独立
[朝中措]渡头
同[ 1 渡口]
[朝中措]秋娘
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有时用为善歌貌美的歌伎的通称
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朝中措]冬郎
唐 代诗人 韩偓 的小名。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乙:“ 韩偓 ,即 瞻 之子也,兄 仪 。 瞻 与 李义山 同年集中谓之 韩冬郎 是也。故题 偓 云:‘七岁裁诗走马成。’ 冬郎 , 偓 小名。 偓 ,字 致光 。” 清 纳兰性德 《填词》诗:“ 冬郎 一生极憔悴,判与 三閭 共醒醉。” 郁达夫 《盛夏闲居读唐宋以来各家诗仿渔洋例成诗八首·吴梅村》:“ 冬郎 忍创香奩格,红粉青衫总断魂。”
朱彝尊,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