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曾达臣二首】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挽曾达臣二首]挽曾达臣二首原文
江右曾为氏,南丰与赣州。
推其本儒素,夫岂异源流。
迩日过遗宅,有逢皆好修。
公侯生积善,天道非悠悠。
[挽曾达臣二首]诗词问答
问:挽曾达臣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挽曾达臣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
[挽曾达臣二首]赵蕃挽曾达臣二首 书法图
挽曾达臣二首书法作品
[挽曾达臣二首]参考注释
[挽曾达臣二首]江右
江西省的别称,古时在地理上以西为右,江西以此得名
[挽曾达臣二首]儒素
(1).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三国志·魏志·袁涣传》:“ 霸 弟 徽 ,以儒素称。”《世说新语·德行》“见者以为真孝子”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少而孤贫,能善树节,以儒素见称。”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柳应规 以儒素进身,始入省,便造新宅,殊不若且税居之为善也。” 清 毛际可 《<楝亭集>序》:“ 荔轩先生 家世通显,为天子亲臣,乃被服儒素,黽勉尽职,不涉户外一事。”
(2).宿儒,名儒。《晋书·儒林传·徐邈》:“及 孝武帝 始览典籍,招延儒学之士, 邈 即东州儒素,太傅 谢安 举以应选。” 南朝 梁 江淹 《张令为太常领国子祭酒诏》:“师氏之任,宜归儒素。”
(3).泛指儒士。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我 大和皇帝 祖玄元之教,挹清净之风,儒素緇黄,鼎足列座。”
(4).儒术,儒学。《宋书·自序》:“ 仪 篤学有雅才,以儒素自业。” 宋 王禹偁 《崑山县新修文宣王庙记》:“然而庠序或缺,儒素弗兴,实仓廪而礼节未知,既富庶而教化不至。” 宋 范仲淹 《耀州谢上表》:“窃念臣运偶文明,世专儒素,靡学 孙 吴 之法,耻道 桓 文 之事。”
(5).指读书人家。 宋 陈亮 《祭叶正则外母高恭人翁氏文》:“惟恭人生长儒素,嬪於勋门。”
(6).儒雅质朴。《隋书·杜台卿传》:“性儒素,每以雅道自居。”
[挽曾达臣二首]源流
(1)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
[挽曾达臣二首]迩日
近日;近来。 明 卢象升 《与蒋泽垒先生书》之二:“且邇日世途风波,百千其状。”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续》:“虽邇日工价合计尚欠三千餘金,自当妥为办理。”
[挽曾达臣二首]遗宅
(1).故居;旧宅。 宋 苏辙 《屈原塔》诗:“ 屈原 遗宅 秭归山 ,南宾古者 巴子国 。” 清 孙枝蔚 《吊张文昌遗宅》诗:“ 歷阳 遗宅今如此,莫问新居在 洛中 。”
(2).留存故居。 明 何景明 《郢中》诗:“人亡异代空遗宅,岁暮他乡独倚楼。”
[挽曾达臣二首]好修
喜爱修饰仪容。借指重视道德修养。《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脩以为常。”《楚辞·离骚》:“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纷独有此姱节?” 洪兴祖 补注:“皆言好自脩洁也。”
[挽曾达臣二首]公侯
(1).公爵与侯爵。《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汉 班固 《 * 通·爵》:“所以名之为公侯者何?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候逆顺也。”
(2).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后汉书·朱景王杜马等传论》:“自兹下降,迄於 孝武 ,宰辅五世,莫非公侯。” 李贤 注:“自 高祖 至于 孝武 凡五代也,其中宰辅皆以公侯勋贵为之。”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抚僚庶尽盛德之容,交士林忘公侯之贵。” 唐 白居易 《歌舞》诗:“ 秦 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宋 无名氏 《文育得银》:“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
[挽曾达臣二首]积善
长期做好事;积德
积善之家
[挽曾达臣二首]天道
自然规律
天道变化。——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挽曾达臣二首]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宋代,赵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