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人归旧岩】作者:方干 朝代:唐代
[送道人归旧岩]送道人归旧岩原文
旧岩终副却归期,岩下有人应识师。
目睹婴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
前山低校无多地,东海浅于初去时。
若把古今相比类,姓丁仙鹤亦如斯。
[送道人归旧岩]诗词问答
问:送道人归旧岩的作者是谁?答:方干
问:送道人归旧岩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道人归旧岩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方干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干
[送道人归旧岩]方干送道人归旧岩 书法图
送道人归旧岩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52-49
[送道人归旧岩]参考注释
[送道人归旧岩]归期
返归的日期
归期未定
[送道人归旧岩]有人
(1).谓有杰出的人物。《晋书·忠义传序》:“ 卞壼 、 刘超 、 钟雅 、 周虓 等已入列传,其餘即敍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为官族,称世有人。”
(2).谓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尽心下》:“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 巴金 《春》一:“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发出了这样的叫声。”
[送道人归旧岩]目睹
(1) 眼见;亲眼所见
死伤情况不堪目睹
(2) 亲眼看见
这桩事故是许多渔夫目睹的
[送道人归旧岩]婴孩
幼儿,小孩(一至三岁)
[送道人归旧岩]老叟
老人
[送道人归旧岩]松柏
(1) 松树与柏树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坚贞的洁操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言。——《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送道人归旧岩]枯枝
干枯的树枝
[送道人归旧岩]无多
没有多少。 唐 杜荀鹤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 清 周亮工 《郭去问还家未半载复作章贡之行送之》诗:“乱后还家庆更生,无多日月復成行。”
[送道人归旧岩]东海
(1) 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
(2) 泛指东方的大海
[送道人归旧岩]去时
结束
三月来时如猛狮,去时如羊羔
[送道人归旧岩]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送道人归旧岩]相比
(1) 互相考校、比较
(2) 互相联合,编在一起
(3) 相近;差不多
(4) 相互勾结
[送道人归旧岩]仙鹤
(1).神话传说中仙人骑乘和饲养的鹤。 唐 王勃 《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宾鸿逐暖,孤飞万里之中;仙鹤随云,直去千年之后。”《古今小说·张古老种瓜娶文女》:“﹝ 张公 ﹞道罢,用手一招,叫两只仙鹤。 申公 与 张古老 各乘白鹤,腾空而去。”参见“ 仙禽 ”。
(2).鸟名。也叫白鹤。《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做公的见了做贼的,就是仙鹤遇了蛇洞,闻风即知。” 清 龚自珍 《应天长》词:“山僧许我移茶灶,不用当关仙鹤报。”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取下一只蓝色硬纸折成的小仙鹤放在袋里带回 中国 ,可是今天我却找不到它了。”
[送道人归旧岩]如斯
如此。《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黄山之歌》:“ 峨眉 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唐代,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