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池】作者:张耒 朝代:宋代
[东池]东池原文
东池秋水清,历历见沙石。
枯荷半倒折,风起鸣摵摵。
悠悠岸边菊,灼灼好颜色。
芬芳人不知,寂寞聊自得。
寒蛩白日啼,晚叶霜余赤。
无人野竹繁,积雨平桥侧。
嗈嗈云间鸿,岁晚霰雪迫。
乘闲辄独游,官闲幸无责。
[东池]诗词问答
问:东池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问:东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耒
[东池]参考注释
[东池]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东池]历历
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东池]沙石
沙和碎石子
[东池]枯荷
指枯萎的荷叶。 唐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宋 梅尧臣 《河南张应之东斋》诗:“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 明 刘基 《郁离子·枯荷履雪》:“ 郁离子 见披枯荷而履雪者,惻然而悲,涓然而泣之沾其袖。”
[东池]风起
(1).风刮起来。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於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诗:“风起春灯乱, 江 鸣夜雨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起时,有千尺翻头浪。”
(2).比喻事物的兴起。《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万物之奥》:“海内之士,响应风起;俊雄英豪,辐至蜂止。”《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 匈奴 饮马於 渭水 ,边竟雷动,四野风起。”
[东池]摵摵
象声词。《文选·卢谌<时兴>诗》:“摵摵芳草零,橤橤芬华落。” 吕延济 注:“摵摵,叶落声也。” 唐 白行简 《夫子鼓琴得其人》诗:“泠泠传妙手,摵摵振空林。” 清 吴伟业 《如梦令》词:“小阁焚香閒坐,摵摵纸窗风破。” 古直 《秋兴和草堂韵》之一:“秋风摵摵振平林,回首 西川 杀气森。”
[东池]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东池]灼灼
(1) 耀眼,光亮
若日出之灼灼。——《新书》
(2) 明白地
灼灼如此
[东池]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东池]芬芳
(1) 香;香气
芬芳袭人
(2) 具有香气的东西
芬芳的原野
[东池]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东池]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东池]自得
自觉得意、开心
意气扬扬,甚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东池]寒蛩
深秋的蟋蟀
[东池]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东池]晚叶
(1).晚年。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世为胄族, 江 左有闻,晚叶彫流,沦胥以瘁。”
(2).老叶。 唐 王勃 《秋日宴洛阳序》:“菊照新花,泛轻香於远次;荷凋晚叶,翻翠影於长波。” 唐 李颀 《宋少府东溪泛舟》诗:“晚叶低众色,溼云带残暑。”
[东池]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东池]积雨
长久下雨
积雨成灾
[东池]平桥
(1).即 咸阳桥 ,亦名 西渭桥 。 唐 温庭筠 《走马楼三更曲》:“马过 平桥 通画堂,虎幡龙戟风悠扬。” 曾益 注:“《一统志》: 西渭桥 在旧 长安 西,亦曰 平桥 , 唐 时名 咸阳桥 。”
(2).没有弧度的桥。 唐 温庭筠 《春洲曲》:“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鶯啼。” 宋 范成大 《春晚即事留游子民王仲显》诗:“绣地红千点,平桥緑一篙。”
[东池]嗈嗈
象声词,形容鸟叫声
[东池]云间
松江府的别称。现在上海松江县一带。因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松江府治所在地华亭)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而得名
[东池]霰雪
(1).雪珠和雪花。《楚辞·九章·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唐 白居易 《秦中吟·重赋》:“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宋 王谠 《唐语林·栖逸》:“方冬,与羣从子姪,同登眺 嵩 洛 ,既而霰雪微下。” 应修人 《雪夜》:“年来我胸里像胸外,定也在霰雪横飞。”
(2).借指霰雪落地声。 宋 张元干 《夜游宫》词:“拥红炉,洒牕间,闻霰雪。”
[东池]乘闲
趁着空闲。 唐 韩愈 《复志赋》:“时乘閒以获进兮,颜垂欢而愉愉。” 明 谢榛 《元夕道院同公实子与于鳞元美子相五君得家字》诗:“乘閒来紫府,垂老问丹砂。”《歧路灯》第一○一回:“也有乘閒游览於此,题诗记名於小孔者。”
[东池]独游
见“ 独游 ”。
亦作“ 独游 ”。1.独自游玩。《后汉书·桥玄传》:“ 玄 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执之……就 玄 求货, 玄 不与。” 唐 杜牧 《秋晚与人期游樊川不至》诗:“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
(2).指独自出游者。 南唐 李中 《秋雨》诗:“疏篷谁断梦,荒径独游稀。”
(3).指隐逸避世,寄情山林。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跨世凌时,远蹈独游,瞻望往代,爰想遐踪。” 唐 皎然 《别山》诗:“自许战胜心,弥高独游步,如何区中事,奈我林栖趣。”
[东池]官闲
见“ 官閒 ”。
亦作“ 官闲 ”。官事清闲。 唐 元稹 《天坛上境》诗:“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閒不似官。” 宋 黄庭坚 《次韵答邢敦夫》:“雨作枕簟秋,官闲省中睡。” 宋 陆游 《晚春书怀》诗:“官闲有味缘高卧,酒贵无忧为细倾。”《冷庐杂识·姚兵部》引 清 姚学塽 《送闵贡甫之扬州》诗:“养志未须嫌禄薄,读书大好是官閒。”
宋代,张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