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送人之郑城】_李复 | 宋代

【送人之郑城】作者:李复 朝代:宋代

[送人之郑城]送人之郑城原文

哀弄发危絃,苦调出促管。
伤别骨欲销,坐失重纩暖。
仙鹄顾徘徊,千里襄江潼。
此去衮衮情,江水流不断。

[送人之郑城]诗词问答

问:送人之郑城的作者是谁?答:李复
问:送人之郑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复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复

[送人之郑城]参考注释

[送人之郑城]哀弄

悲凉的乐调。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妍谈既愉心,哀弄信睦耳。”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这一张断弦琴,弹得出一声声的哀弄。”

[送人之郑城]危絃

亦作“ 危弦 ”。急弦。《文选·张协<七命>》:“抚促柱则酸鼻,挥危絃则涕流。” 李善 注:“ 郑玄 《论语》注曰:‘危,高也。’ 侯瑾 《筝赋》曰:‘急絃促柱,变调改曲。’ 陆机 《前缓歌行》曰:‘大客挥高絃。’意与此同也。” 唐 袁朗 《秋夜独坐》诗:“危絃断客心,虚弹落惊禽。” 唐 虞世南 《门有车马客》诗:“危弦促柱奏《巴渝》,遗簪堕珥解罗襦。” 清 方文 《启一子建作连理图赠予赋此答之》诗:“大巧夺天工,中声动危絃。”

[送人之郑城]苦调

(1).犹苦言,忠言。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义心多苦调,密此金玉声。”

(2).忧伤悲凉的声调。 清 黄景仁 《蕲口》诗:“中宵冰雪悄难寐,苦调哦彻朝霞天。”

[送人之郑城]促管

笛的别名。因笛声急促,故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诗:“殷勤诉危柱,慷慨命促管。” 唐 元万顷 《奉和春日》诗之二:“中堂促管淹春望,后殿清歌开夜扉。”

[送人之郑城]伤别

因离别而悲伤。 唐 李白 《忆秦娥》词:“秦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 伤别。” 郑振铎 《海燕·离别》:“在强装的笑容间,我看出万难遮盖的伤别的阴影。”

[送人之郑城]失重

物体向地心方向作加速运动或是远离地球,使所受的地心引力减小而失去重量的现象

[送人之郑城]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送人之郑城]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送人之郑城]衮衮

(1) 大水奔流不绝、旋转翻滚的样子。同[滚滚]

不尽长江衮衮来

(2) 说话滔滔不绝的样子

裴頠论前言往行,衮衮可听。——《晋书·王戎传》

(3) 神龙卷曲的样子

[送人之郑城]水流

(1) 泛指江、河

湖泊星罗棋布,水流纵横交错

(2) 水的流动

(3) 流动着的水

水流湍急

水流畅通

[送人之郑城]不断

(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

  • 【杏花天】_赵彦端 | 宋代
  • 【杏花天】_赵彦端 | 宋代 >> 【杏花天】_赵彦端 | 宋代...

  • 【次徐户都韵】_刘克庄 | 宋代
  • 【次徐户都韵】_刘克庄 | 宋代 >> 【次徐户都韵】_刘克庄 | 宋代...

  • 【书塘浦桥壁】_姚勉 | 宋代
  • 【书塘浦桥壁】_姚勉 | 宋代 >> 【书塘浦桥壁】_姚勉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