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潭】作者:郏修辅 朝代:宋代
[隐潭]隐潭原文
在昔知何人,凿破青山骨。
飞泉直下来,千尺泻倏忽。
两壁苍翠间,一阵风雷突。
傍无尘埃踪,中有蛟龙窟。
寒气不可向,猛势岂能屈。
安得当旱年,为霖济群物。
[隐潭]诗词问答
问:隐潭的作者是谁?答:郏修辅
问:隐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郏修辅的名句有哪些?答:郏修辅
[隐潭]参考注释
[隐潭]在昔
从前;往昔。《书·洪范》:“我闻在昔, 鯀 陻洪水,汩陈其五行。” 汉 班固 《东都赋》:“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习诈而夸,著流风於在昔;多盗与讼,号难治於当今。”
[隐潭]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隐潭]飞泉
(1).谷名。《楚辞·远游》:“吸 飞泉 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引 张揖 曰:“ 飞泉 , 飞谷 也。在 崑崙 西南。” 汉 王褒 《九怀·通路》:“北饮兮 飞泉 ,南采兮芝英。”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 飞泉 以正东。”
(2).喷泉。《后汉书·耿恭传》:“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南史·何胤传》:“ 胤 以 若邪 势处迫隘,不容学徒,乃迁 秦望山 ,山有飞泉,迺起学舍。”
(3).瀑布。 唐 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流水周於舍下,飞泉落於簷间。” 明 王猷定 《姑山草堂歌》:“我乡 * 之山四百里,上有百道神功之飞泉。” 陈毅 《题<长征会师图>》诗:“上有无尽之高峰,中有百道之飞泉。”
[隐潭]直下
(1).径直趋赴。《晋书·陶回传》:“ 峻 知 石头 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 小丹阳 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
(2).谓径直实行下去。《朱子全书·孟子一》:“ 孟子 见人,即道性善,称 尧 舜 ,此是第一义。若於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更无一毫人欲之私,做得病痛。”
(3).直接下达。《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租庸使奏,近例皆直下。” 胡三省 注:“时租庸使帖下诸州调发,不关节度观察使,谓之直下。”
(4).垂直向下;向下。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宋 范成大 《燕子坡》诗:“大山如墙缺,小山如塜纍,众山直下看,方知此峯危。”《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 皇甫松 去衣架上取下一条绦来,把妮子缚了两隻手,掉过屋梁去,直下打一抽,吊将妮子起去。”
(5).下面,底下。 唐 白居易 《海漫漫》诗:“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 元 无名氏 《天净沙》:“梦儿里分明见他,客窗直下。觉来依旧天涯。”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二折:“来到这个三叉路口,不知那条路往 中山 去,因此就在这枯杨直下,歇息一回。”
(6).谓直系下传。 唐 欧阳詹 《许州送张中丞》诗:“ 孙 吴 去后无长策,谁敌 留侯 直下孙。” 唐 欧阳詹 《送郭秀才应举》诗:“ 并州 细侯 直下孙,才应秋赋怀 金门 。”
[隐潭]千尺
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隐潭]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间
[隐潭]苍翠
嫩绿的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隐潭]一阵风
(1) 形容像风吹过那样迅速
战士们一阵风地冲了上来
(2) 比喻行动短暂,不能持久
落实党的政策,不能一阵风
[隐潭]无尘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崔橹 《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杜荀鹤 《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隐潭]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隐潭]龙窟
即龙宫。 南朝 梁简文帝 《上菩提树颂启》:“弘龙窟之威,绍 鷲山 之法。” 唐 项斯 《浊水求珠》诗:“沙寻龙窟远,泥访蚌津幽。” 宋 秦观 《还自汤泉十四韵》:“霸祠题玉筯,龙窟受金波。” 明 高启 《玩月》诗:“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参见“ 龙宫 ”。
[隐潭]寒气
(1) 低温状况;寒性
寒气太重
(2) 寒冷的气;冷的气流
寒气透心凉
[隐潭]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隐潭]岂能
怎能;哪能
我岂能反对?
[隐潭]得当
(1) 符合道德、 * 或社会的标准的
得当的措施
(2) 避免浪费或奢侈的;节约的
每一分税钱都必须使用得当
[隐潭]旱年
雨量稀少的年景
宋代,郏修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