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横吹曲辞。入塞曲】_贯休 | 唐代

【横吹曲辞。入塞曲】作者:贯休 朝代:唐代

[横吹曲辞。入塞曲]横吹曲辞。入塞曲原文

单于烽火动,都护去天涯。
别赐黄金甲,亲临白玉墀。
塞垣须静谧,师旅审安危。
定远条支宠,如今胜古时。
方见将军贵,分明对冕旒。
圣恩如远被,狂虏不难收。
臣节唯期死,功勋敢望侯。
终辞修里第,从此出皇州。
百里精兵动,参差便渡辽。
如何好白日,亦照此天骄。
远树深疑贼,惊蓬迥似雕。
凯歌何日唱,碛路共天遥。

[横吹曲辞。入塞曲]诗词问答

问:横吹曲辞。入塞曲的作者是谁?答:贯休
问:横吹曲辞。入塞曲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横吹曲辞。入塞曲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贯休的名句有哪些?答:贯休

全唐诗:卷18_33

[横吹曲辞。入塞曲]参考注释

[横吹曲辞。入塞曲]单于

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泛指外族首领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唐· 卢纶《塞下曲》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汉书·李广苏建传》

[横吹曲辞。入塞曲]烽火

(1)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 比喻战火或战争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横吹曲辞。入塞曲]都护

古代官名。设在边疆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横吹曲辞。入塞曲]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横吹曲辞。入塞曲]黄金甲

(1).金黄色的铠甲;亦指身披金黄色铠甲的人。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清 秋瑾 《秋风曲》:“塞外秋高马正肥,将军怒索黄金甲。”

(2).比喻菊花。 唐 黄巢 《不第后赋菊》诗:“衝天香阵透 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横吹曲辞。入塞曲]亲临

亲赴;亲身到达

亲临指导

[横吹曲辞。入塞曲]白玉墀

宫殿前的玉石台阶。亦借指朝堂。 明 谢谠 《四喜记·怡情旅邸》:“题名共列黄金榜,献策同登白玉墀。”

[横吹曲辞。入塞曲]塞垣

(1).本指 汉 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 长城 ;边关城墙。 汉 蔡邕 《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 秦 筑长城, 汉 起塞垣,所以别外内异殊俗也。”《文选·鲍照<东武吟>》:“始随 张校尉 ,占募到 河 源;后逐 李轻车 ,追虏穷塞垣。” 张铣 注:“塞垣, 长城 也。” 金 元好问 《发南楼度雁门关》诗之二:“总为古来征戍苦,宿云常傍塞垣低。” 明 何景明 《陇右行送徐少参》:“ 陇右 地, 长安 西行一千里, 秦 日 长城 号塞垣, 汉 时故郡称 天水 。”

(2).指北方边境地带。 前蜀 韦庄 《送人游并汾》诗:“风雨萧萧欲暮秋,独携孤剑塞垣游。” 宋 张元干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词:“两宫何处?塞垣祗隔 长江 ,唾壶空击悲歌缺。”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请於塞垣无事之时,抽调镇兵一枝两枝至京师,令大臣於教场閲视其果练与否而明詔严赏罚之。”

[横吹曲辞。入塞曲]静谧

寂静;平静

心境静谧

[横吹曲辞。入塞曲]师旅

(1).师、旅为古代军队编制。《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 郑玄 笺:“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后因用以指军队。《诗·大雅·常武》:“左右陈行,戒我师旅。”《史记·货殖列传》:“然迫近北夷,师旅亟往,中国委输,时有奇羡。”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国家有事东郊,徵 涇原 师旅,衔命赴难。” 柳亚子 《吊刘烈士炳生》诗:“何时北伐陈师旅,拨尽阴霾见太阳。”

(2).指战事。《汉书·昭帝纪赞》:“承 孝武 奢侈餘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魏书·安丰王延明传》:“频经师旅,人物凋弊。” 唐 陆贽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天衢尚梗,师旅方殷。” 清 刘大櫆 《朱子颖诗序》:“其出入师旅,屡经锋鏑之危,非 子颖 之能行乎患难也。”

(3).指众属吏。《左传·襄公十年》:“官之师旅,不胜其富。”

[横吹曲辞。入塞曲]安危

平安和危险

奋勇抢救溺水儿童,不顾自己的安危

[横吹曲辞。入塞曲]定远

东汉 班超 立功西域,封 定远侯 。后人称为 班定远 。 定远 为其省称。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三:“不言 班定远 ,应为万里侯。” 唐 杜审言 《送和西蕃使》诗:“寧独锡和戎,更当封 定远 。” 宋 司马光 《塞上》诗之一:“未得 西羌 灭,终为 大汉 羞。慙非 班定远 ,弃笔取封侯。” 清 李渔 《风筝误·蛮徵》:“请缨繫虏,昔年曾有 终军 ;投笔封侯,今日詎无 定远 !”详“ 定远侯 ”。

[横吹曲辞。入塞曲]条支

亦作“ 条枝 ”。1.古 西域 国名。约在今 伊拉克 境内。《史记·大宛列传》:“ 条枝 ,在 安息 西数千里,临 西海 。”《汉书·西域传上·安息国》:“﹝ 安息 ﹞北与 康居 、东与 乌弋山离 、西与 条支 接。”《魏书·西域传·波斯》:“ 波斯国 ,都 宿利城 ,在 忸密 西,古 条支国 也。”

(2). 唐 代西域地名。在今 苏联 吉尔吉斯 和 哈萨克 一带。 唐 设 条枝 都督府。 唐 李白 《战城南》诗:“洗兵 条支 海上波,放马 天山 雪中草。”《旧唐书·地理志三》:“ 条枝都督府 於 訶达罗支国 所治 伏宝瑟颠城 置,以其王领之。仍於其部分置八州。”

[横吹曲辞。入塞曲]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横吹曲辞。入塞曲]古时

过去了的时代,系指古代

[横吹曲辞。入塞曲]将军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横吹曲辞。入塞曲]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横吹曲辞。入塞曲]冕旒

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称

[横吹曲辞。入塞曲]圣恩

(1).帝王的恩宠。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诚以天网不可重罹,圣恩难可再恃。”《后汉书·明帝纪》:“圣恩遗戒,顾重天下,以元元为首。” 唐 王昌龄 《驾幸河东》诗:“开 唐 天业盛,入 沛 圣恩浓。” 元 关汉卿 《谢天香》楔子:“今谢圣恩,加老夫 开封 府尹之职。”《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东纪事诗》:“防闲有策凭谁尽,调遣无才负圣恩。”

(2).用于神佛之类。《西游记》第五八回:“那 观音 在旁听説,即合掌谢了圣恩,领 悟空 輒驾云而去。”

[横吹曲辞。入塞曲]远被

远及;传布远方。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思媚诸姑,貽我嬪则。化自公宫,远被南国。” 唐 刘禹锡 《贺收蔡州表》:“天威远被,元恶就诛。”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兹幸遇院臺下车,仁风远被,復申前请,急求豁免,以救残黎等情。”

[横吹曲辞。入塞曲]臣节

人臣的节操。《孔子家语·致思》:“长事 齐 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汉书·路温舒传》:“詔书令公卿选可使 匈奴 者, 温 舒 上书,愿给厮养,暴骨方外,以尽臣节。”《三国志·魏志·田畴传》:“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南朝 宋 鲍照 《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乱世识忠良。” 明 焦竑 《玉堂丛语·行谊》:“往 西涯公 处 刘瑾 、 张永 之际,不可言臣节矣,士惠其私,犹曲贷而与之,几无是非之心。”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岳王祠联》:“天章褒臣节,想当年竭力致身,忠孝兼全,万古精诚光日月。”

[横吹曲辞。入塞曲]功勋

功绩。尤指对国家、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

建立功勋

功勋卓著

[横吹曲辞。入塞曲]里第

指里中宅第。多指大官僚的私宅。《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於是 騭 等各还里第焉。”《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 广平王 虔 自 河 北还,至 九曲 ,闻变,弃军,将数十人归里第。” 宋 陶穀 《清异录·文章树》:“ 张曲江 里第之侧,有古柘。”

[横吹曲辞。入塞曲]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横吹曲辞。入塞曲]皇州

帝都;京城。 南朝 宋 鲍照 《侍宴覆舟山》诗之二:“繁霜飞玉闥,爱景丽皇州。” 唐 岑参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鸡鸣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阑。” 前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低拂往来冠盖,朦朧春色满皇州。”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鶯花三月盛皇州,锦帆随波出御沟。”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二八:“崇臺高拱壮皇州,龙眼南窥旺气收。”

[横吹曲辞。入塞曲]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横吹曲辞。入塞曲]精兵

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士兵

[横吹曲辞。入塞曲]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横吹曲辞。入塞曲]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横吹曲辞。入塞曲]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横吹曲辞。入塞曲]天骄

汉代人称北方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某些北方强盛的民族或其君主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横吹曲辞。入塞曲]惊蓬

(1).疾飞的断蓬。喻行踪的飘泊不定。 唐 李商隐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诗:“路遶 函关 东復东,身骑征马逐惊蓬。” 清 谭嗣同 《古别离》诗:“惊蓬捲天起,坠羽沦渊池。”

(2).形容散乱蓬松的头发。 清 纳兰性德 《唐多令·塞外重九》词:“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鬢稠,是重阳,何处堪愁。”

[横吹曲辞。入塞曲]凯歌

(1) 得胜时所唱的歌

为了欢呼解放,他们同声高唱凯歌

(2) 歌唱胜利

[横吹曲辞。入塞曲]何日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横吹曲辞。入塞曲]碛路

多沙石的道路。 南朝 宋 鲍照 《登翻车岘》诗:“淖坂既马领,磧路又羊肠。” 唐 高适 《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秋夜作》诗:“磧路天早秋,边城夜应永。”

,

  • 【浪淘沙】_皇甫松 | 唐代
  • 【浪淘沙】_皇甫松 | 唐代 >> 【浪淘沙】_皇甫松 | 唐代...

  • 【和彭进士感怀】_李咸用 | 唐代
  • 【和彭进士感怀】_李咸用 | 唐代 >> 【和彭进士感怀】_李咸用 | 唐代...

  • 【酬秦系山人题赠】_皎然 | 唐代
  • 【酬秦系山人题赠】_皎然 | 唐代 >> 【酬秦系山人题赠】_皎然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