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作者:周孚 朝代:宋代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原文
叹息朱夫子,新诗手自编。
正应前辈似,不厌老夫看。
驽马难言驾,修涂更赠鞭。
风声与富贵,他日定双全。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诗词问答
问:《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周孚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周孚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孚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参考注释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叹息
(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朱夫子
指 宋 朱熹 。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经学积衰时代》:“北人虽有 朱夫子 ,未能尽见其书。”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前辈
(1) 年岁大的人
前辈之风俗。——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我的前辈
(2) 较老的一代
革命前辈
(3) 生活在先前时代的人
(4) 一个团体或组织的著名的资格较老的成员
(5) 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6) 在职务或进程上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开普勒是 牛顿的前辈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不厌
(1).不嫌;不加以排斥。《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
(2).不合。《文选·班彪<王命论>》:“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厌,合也。”
(3).不满足;不饱。厌,通“ 饜 ”。《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史记·伯夷列传》:“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汉书·王莽传中》:“富者犬马餘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姦。” 明 方孝孺 《赠金溪吴仲实序》:“必学於诗、书、礼、乐、六艺之文至於终身而不厌。”
(4).不服。《汉书·景帝纪》:“诸疑狱,若虽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厌者,輒讞之。” 颜师古 注:“厌,服也。”
不魇,不做恶梦。厌,通“ 魘 ”。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称
老夫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多言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驽马
(1) 不能快跑的马
(2) 累垮了的、劣性的或无用的马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 筋疲力竭的、衰弱得不能动的或者在其他方面不健康的马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难言
(1) 未被言词表达或非言词所能表达
令人窒息的恼怒和难言的耻辱
(2) 非语言所能表达
病人可能有难言之苦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修涂
见“ 修途 ”。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赠鞭
《左传·文公十三年》载: 晋 大夫 士会 奔 秦 , 晋 恐 士会 为 秦 所用,就派 魏寿馀 到 秦 策动 士会 回 晋 。 士会 离 秦 时, 秦 大夫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杜预 注:“策,马檛。”后即以“赠鞭”喻策马快行。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俺这里船临 汴水 休举棹,马到 夷门 懒赠鞭。” 清 钱谦益 《眼镜篇送张七异度北上公车》:“ 张兄 偕计北上 燕 ,束芻襚丝当赠鞭。”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风声
传出来的消息
风声很紧
走漏风声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他日
(1) 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战国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愿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次戴教授题德裕隐轩韵二首·其二]双全
成双的;同时拥有相称的两方面的
智勇双全
文武双全
周孚,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