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三朝雅乐歌 俊雅 三】作者:沈约 朝代:南北朝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梁三朝雅乐歌 俊雅 三原文
重列北上。
分庭异陛。
百司扬职。
九宾相礼。
齐宋舅甥。
鲁卫兄弟。
思皇蔼蔼。
羣龙济济。
我有嘉宾。
实惟恺悌。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诗词问答
问:梁三朝雅乐歌 俊雅 三的作者是谁?答:沈约
问:梁三朝雅乐歌 俊雅 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沈约的名句有哪些?答:沈约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参考注释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重列
重要的位次,要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相室諫曰:‘中大夫, 晋 重列也,今无功而受,非 晋 臣之意。君其耳而未之目邪?’”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北上
向北登上;向北去。 战国 宋玉 《风赋》:“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躋于罗帷,经于洞房,迺得为大王之风也。”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北上 太行山 ,艰哉何巍巍。” 萧华 《通过大凉山》:“只是借道北上,并不在此住宿。”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分庭
(1).分处庭中,以示平等。《汉书·货殖传》:“ 子赣 结駟连骑,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隋书·卢思道传》:“通人 杨令君 、 邢特进 已下,皆分庭致礼,倒屣相接。”《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五年》:“对罢,诣 王黼 第, 黼 欲令庭趋, 尼楚赫 不可,分庭而见。”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使君秉天朝宪节,寡人司水国微权,既辱分庭,只行抗礼。”
(2).指分处庭中。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宴曲水作》诗:“分庭荐乐,析波浮体。”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百司
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
百司惴恐,多患 若之。——《明史·海瑞传》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九宾
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引上殿
设九宾。——《战国策·燕策》
设九宾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设九宾礼于庭。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相礼
赞礼。《国语·楚语上》:“问谁相礼,则 华元 、 駟騑 。” 南朝 梁 沉约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之三》:“百司扬职,九宾相礼。”《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徐达 相礼到客人坐定了席,正要‘请汤!’‘请酒!’是件赞唱,忽然不见了他。”《东周列国志》第五五回:“﹝ 齐景公 ﹞既至 絳州 ,见了 晋昭公 , 昭公 设宴享之。 晋国 是 荀吴 相礼, 齐国 是 晏婴 相礼。”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鲁卫
(1).语本《论语·子路》:“ 鲁 衞 之政,兄弟也。”后以“鲁衞”代称兄弟。 唐玄宗 《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 鲁 衞 情先重,亲贤爱转多。”
(2).比喻情况类似、实质相同。 明 李贽 《战国论》:“乃 曾子固 自负不少者也,咸谓文章本於‘六经’矣,乃讥 向 ( 刘向 )自信之不篤,邪説之当正,则亦不知‘六经’为何物,而但窃褒贬以绳世,则其视 鲍 ( 鲍彪 )与 吴 ( 吴师道 )亦 鲁 衞 之人矣。”
(3).泛指礼义之邦。 宋 苏轼 《答丁连州启》:“自疑本 儋 崖 之人,难復见 鲁 衞 之士,而况清时雅望、令德高标,固已闻名而自惭。” 清 钱谦益 《锡山赵太史六十序》:“太史强学束脩,道明德立,布衣蔬食,卓肰以古人自命,而贤士大夫望其羽仪,以为此邦今之 鲁 衞 , 忠定 、 忠宪 之后犹有人焉。”参见“ 鲁衞之政 ”。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兄弟
(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蔼蔼
(1) 形容草木茂盛
丛林蔼蔼
(2) 众多的样子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左思《咏史》
(3) 暗淡或幽暗的样子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司马相如《长门赋》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羣龙
1.喻贤臣。《易·乾》:“见羣龙,无首,吉。”《后汉书·郎顗传》:“ 唐尧 在上,羣龙为用; 文 武 创德, 周 召 作辅。” 李贤 注:“羣龙,喻贤臣也。” 唐 王维 《送友人归山歌》:“羣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参见“ 羣龙无首 ”。
2.喻群圣。《文选·班固<幽通赋>》:“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羣龙之所经。”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羣龙,喻羣圣也。自 伏羲 下讫 孔子 。”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济济
(1).众多貌。《诗·大雅·旱麓》:“瞻彼 旱 麓,榛楛济济。” 毛 传:“济济,众多也。” 唐 卢纶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济济延多士,躚躚舞百蛮。”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 李劼人 《 * 》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广场,已是人众济济。”
(2).整齐美好貌。《诗·齐风·载驱》:“四驪济济,垂轡濔濔。”《隋书·音乐志中》:“昭昭车服,济济衣簪。”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二折:“空那般衣冠济济,状貌堂堂,却为甚偏嫌俺妓女,怕见婆娘?”
庄敬貌。济,通“ 齐 ”。《诗·大雅·公刘》:“蹌蹌济济,俾筵俾几。” 郑玄 笺:“济济,士大夫之威仪也。”《管子·形势解》:“济济者,诚庄事断也。”《汉书·刘向传》:“臣闻 舜 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隋书·音乐志上》:“其容穆穆,其仪济济。” 宋 司马光 《乞罢详定押班札子》:“朝廷不闻肃雍济济之风,数有变色分争之丑,臣窃为陛下惜之。”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章程》:“堂堂 * ,不齿於列邦;济济衣冠,被轻於异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嘉宾
佳宾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恺悌
亦作“ 愷弟 ”。和乐平易。《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愷悌君子,神所劳矣。’” 杜预 注:“愷,乐也;悌,易也。”《汉书·张禹传》:“ 宣 为人恭俭有法度,而 崇 愷弟多智,二人异行。”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愷弟之政,后世称焉。” 明 无名氏 《白兔记·见儿》:“感夫人愷悌仁慈。”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他那慈祥恺悌的面貌是愈见发福了。”
南北朝,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