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庵】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支公庵]支公庵原文
支硎山复经萧寺,松韵泉声总快情。
却笑上人称善遁,至今仍未遁其名。
[支公庵]诗词问答
问:支公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支公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支公庵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支公庵]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九
[支公庵]参考注释
[支公庵]支硎
山名。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又名 报恩山 、 南峰山 。硎,平整的石头。山有平石,故名。 晋 高僧 支遁 隐居于此,因以 支硎 为号,山亦因 支遁 得名。 明 文徵明 《二月廿六日游天池诸山》诗:“西北羣山列翠屏, 天池 宛转带 支硎 。”参阅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山》、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苏州府》。
[支公庵]萧寺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唐 李贺 《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 竺国 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残春 蒲郡 东,门掩重关萧寺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 招远 张于旦 ,性疎狂不覊,读书萧寺。”
[支公庵]松韵
松风,松涛。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松韵徒烦听,桃夭不足观。” 前蜀 韦庄 《早秋夜作》诗:“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飆。”
[支公庵]人称
(1) 称呼、叫做。如:江湖人称飞刀华
(2) 语法专用词。第一人称(我)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以外的人
[支公庵]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