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早起]早起原文
回灯正衣裳,出户星未稀。
堂前候姑起,环珮生晨辉。
暗池光幂历,密树花葳蕤。
九城钟漏绝,遥听直郎归。
[早起]诗词问答
问:早起的作者是谁?答:王建
问:早起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早起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建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建
全唐诗:卷297_41
[早起]参考注释
[早起]回灯
把撤了的灯拿回来
添酒回灯重开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早起]衣裳
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早起]堂前
(1).正房前面。 汉 无名氏 《艳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榆柳荫后簷,桃李罗堂前。” 唐 杜甫 《又呈吴郎》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2).正厅。 唐 朱庆馀 《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翠莲 ﹞泡了一盘茶,托至堂前,摆下椅子,走到公婆面前,道:‘请公公、婆婆堂前吃茶。’”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羿 又在房里转了几个圈子,走到堂前,坐下,仰头看着对面壁上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短剑。”
(3).代指母亲。《宋史·列女传·陈堂前》:“ 陈堂前 , 汉州 雒县 王氏 女,节操行义为乡人所敬,但呼曰堂前,犹私家尊其母也。”
[早起]幂历
(1).分布覆被貌。 宋 梅尧臣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齐云亭》:“浩荡孤思发,幂歷蔓草齐。”
(2).弥漫笼罩貌。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归鞍却望原头路,幂歷轻烟物景沉。” 清 朱彝尊 《玉楼春》词:“烟初幂歷态真浓,絮未颠狂丝尚重。”
[早起]密树
枝叶茂密的树;浓密的树林。 南朝 梁简文帝 《祠伍员庙》诗:“密树临寒水,疏扉望远城。” 唐太宗 《冬狩》诗:“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 元 王冕 《晚眺》诗:“密树连江暗,残阳隔浦明。”
[早起]葳蕤
(1) 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上葳蕤而防露兮。——《楚辞·七谏·初放》
羽盖葳蕤。——张衡《东京赋》
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委顿;委靡不振
[早起]九城
指京都。旧时京都多设城门九座,故称。 北周 庾信 《奉和同泰寺浮图》诗:“长影临双闕,高层出九城。” 唐 贾至 《勤政楼观乐》诗:“银河帝女下三清,紫禁笙歌出九城。” 康有为 《东事战败》诗:“ 臺 人号泣 秦檜 歌,九城謡谍遍网罗。” 老舍 《茶馆》第三幕:“ 老裕泰 开了六十多年,九城闻名。”
[早起]钟漏
(1).钟和刻漏。借指时辰、时间。 唐 刘商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天晴露白钟漏迟,泪痕满面看竹枝。”一本作“ 鐘漏 ”。
(2).指报时的钟声。 唐 元稹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聊和诗首篇》:“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钟漏下重关。”
(3).喻残年,暮年。 宋 范仲淹 《老人星赋》:“想天上之宵征,寧悲钟漏。” 明 章懋 《恳乞休致疏》:“钟漏有期,詎可更亏於晚节。”
(1).钟和刻漏。古代用以报时、计时。亦借指时辰,时间。 唐 张九龄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 未央 鐘漏晚,仙宇靄沉沉。” 唐 钱起 《夜雨寄寇校书》诗:“秋馆烟雨合,重城鐘漏深。”
(2).指报时的钟声。 唐 元稹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聊和诗首篇》:“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鐘漏下重关。” 前蜀 魏承班 《渔歌子》词:“梦魂惊,鐘漏歇,窗外晓鶯残月。”
(3).喻残年,暮年。 南朝 陈 徐陵 《答李颙之书》:“残光炯炯,虑在昏明,餘息绵绵,待尽鐘漏。” 清 钱谦益 《南京刑部尚书沉公神道碑铭》:“崦嵫景促,鐘漏智短,其不消缩而頽废者亦鲜矣。”参见“ 鐘鸣漏尽 ”。
[早起]听直
听取曲直。《楚辞·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 咎繇 使听直。” 朱熹 集注:“听直,听其词之曲直也。”一说,谓听其罪罚之当值。参阅 姜亮夫 《屈原赋校注》。
唐代,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