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五首】作者:释道璨 朝代:宋代
[偈颂二十五首]偈颂二十五首原文
无蒲1一1团禅板与诸人厮睚,无金圈栗蓬与诸人吞吐。
水清月分明,云散山呈露。
山僧结夏来,赢得紧闭户。
[偈颂二十五首]诗词问答
问:偈颂二十五首的作者是谁?答:释道璨
问:偈颂二十五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道璨的名句有哪些?答:释道璨
[偈颂二十五首]参考注释
[偈颂二十五首]诸人
(1).众人。《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梁书·刘显传》:“ 任昉 尝得一篇缺简书,文字零落,歷示诸人,莫能识者。”《红楼梦》第二九回:“过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 薛蟠 生日,家里摆酒唱戏,来请 贾 府诸人。”
(2).别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一出:“诸人怕你吃,恁爷不怕你吃。”
[偈颂二十五首]栗蓬
栗子的外刺苞。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戏赠》:“细看卷蠆尾,我家真栗蓬。”《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新留的头髮,通似六七月的栗蓬,颜色也合栗蓬一样。”
[偈颂二十五首]吞吐
(1) 吞入吐出,比喻大量进出
这个港口一年可吞吐三千万吨货物
(2) 形容言语文章条理不清,意思含糊
吞吐其词
[偈颂二十五首]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偈颂二十五首]云散
像天空的云那样四处散开。比喻曾经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
旧友云散
[偈颂二十五首]呈露
显露;呈现
脸上呈露出幸福的微笑
[偈颂二十五首]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偈颂二十五首]结夏
佛教僧尼自农历四月十五日起静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门行动,谓之“结夏”。又称结制。 唐 曹松 《送僧入蜀过夏》诗:“师言结夏入 巴 峯,云水迴头几万重。” 宋 范成大 《偃月泉》诗:“我欲今年来结夏,莫扃岫幌掩云关。” 清 钱谦益 《天童密云禅师悟公塔铭》:“结夏后,应 天台通玄寺 之请,幡然南归。”
[偈颂二十五首]赢得
获得
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赢得独立
[偈颂二十五首]紧闭
紧密地关闭
大门紧闭
宋代,释道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