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原文
富贵不须论,公应自有。
且把新词祝公寿。
当年仙桂,父子同攀希有。
人言金殿上,他年又。
冠冕在前,周公拜手。
同日催班鲁公后。
此时人羡,绿鬓朱颜依旧。
亲朋来贺喜,休辞酒。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诗词问答
问: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的作者是谁?答:辛弃疾
问: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弃疾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辛弃疾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 书法图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书法作品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参考注释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新词
(1).新作的诗词。 唐 刘禹锡 《踏歌词》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鷓鴣鸣。”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説愁。” 清 吴伟业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诗:“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恨杀 南朝 阮司马 ,累儂夫壻病愁多。” 鲁迅 《赠人》诗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晴江。”
(2).新产生的词语。如:近些年产生的科技新词如激光、航天飞机、超导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3).没有学过的词语。如:为了校正发音和多学些新词,她天天坚持听英语广播讲座。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仙桂
(1).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称之为“仙桂”。语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宋 无名氏 《大圣乐·初夏》词:“轻紈举,动团圆素月,仙桂婆娑。”
(2).喻指科举功名。 宋 无名氏 《百字歌·寿张簿》词:“才华拔萃,早宜仙桂高折。”参见“ 仙人桂 ”。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父子
父亲和儿子,古时也指叔侄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希有
同[稀有]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人言
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金殿
金饰的殿堂,指帝王的宫殿
金殿玉楼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他年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冠冕
(1) 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
(2) 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
冠冕之盛,当时莫与比焉。——《北史·寇洛等传论》
冠冕堂皇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在前
从前;先前
在前,他是个老师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周公
(1). 西周 初期政治家。姓 姬 名 旦 ,也称 叔旦 。 文王 子, 武王 弟, 成王 叔。辅 武王 灭 商 。 武王 崩, 成王 幼, 周公 摄政。东平 武庚 、 管叔 、 蔡叔 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 洛邑 为 东都 ,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后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
(2). 春秋 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左传·僖公五年》:“秋,诸侯盟。王使 周公 召 郑伯 。” 杜预 注:“ 周公 ,宰 孔 也。”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人三》:“周公,泛指 春秋 时天子之宰,卿士。 庄公 十六年,有 周公 忌父 ; 僖公 五年,有宰 周公孔 ,非 周公旦 明矣。”
(3).《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梦见 周公 。’”后因以“梦见周公”喻夜梦。或省作“周公”。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叩门惊 周公 。”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拜手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
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郭沫若《雷电颂》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同日
(1).同一天。《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宋史·儒林传八·王应麟》:“ 应麟 与弟 应凤 同日生。”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四》:“此后,我又于同日寄《新女性》一本。”
(2).“同日而语”之略语。《南史·胡颖徐度等传论》:“当 金陵 覆没,抑惟天数,然 任忠 与亡之义,无乃致亏,与夫 萧 鲁 所行,固不同日。”参见“ 同日而语 ”。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时人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绿鬓朱颜
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借指年轻女子。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朋来
犹吉庆。语出《易·复》:“朋来无咎。” 宋 苏轼 《贺正启》:“庆此朋来之辰,必有汇征之福。”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贺喜
向某人或某团体祝贺喜事(如结婚、生孩子等)
宋代,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