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原文
秋来瘧鬼不销亡,令我兼旬病在床。
治药频成问良苦,易衣终日屡炎凉。
但添特色色增悲壮,那有功名忆慨慷。
多谢故人来问疾,几回宵度石为梁。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诗词问答
问:《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参考注释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不销
同“ 不消 ”。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固穷而前,不销预图,须过得惟省俭是妙。”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兼旬
二十天。《旧唐书·王及善传》:“今足下居无尺土之地,守无兼旬之粮。”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之一:“衡门兼旬限泥潦,卧听窾木鸣相挨。” 诸宗元 《夜过海藏楼》诗:“兼旬再见已足喜,况能坐对秋宵长。”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良苦
精良和粗劣。《管子·宙合》:“可正而视,言察美恶,审别良苦。”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安井衡 曰:“苦,滥恶也。” 唐 刘禹锡 《贾客词》:“贾客无定游,所游唯利并。眩俗杂良苦,乘时取重轻。”
(1).很辛苦。《后汉书·王常传》:“ 光武 见 常 甚欢,劳之曰:‘ 王廷尉 良苦,每念往时,共更艰戹,何日忘之。’”《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昪》:“ 世宗 许之,始赐 景 书曰‘皇帝恭问 江南 国主’,劳其良苦而已。”
(2).很深。 郑观应 《盛世危言·善举》:“训哑院及训聋瞽院有残疾者,能令其识字知书,就其所能教以工艺,补天有术,施惠有方,用心亦良苦矣。”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炎凉
热和冷,比喻对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亲热,或者冷淡的不同态度
世态炎凉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特色
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
农业激进主义是1880年到1896年这一阶段的特色
艺术特色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悲壮
(1) 心绪哀伤,意气激昂
声节悲壮
(2) 悲哀而壮烈的
悲壮的追悼大会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慨慷
亦作“ 慨忼 ”。1.感慨。 晋 左思 《杂诗》:“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宋 陆游 《初夏休日园中闲赋》诗:“良时动人怀,东望一慨慷。” 清 姚鼐 《瞻园松石歌为陈东浦方伯作》:“人事兴衰变倏忽,古蹟销磨多慨慷。”
(2).情绪激昂。 晋 成公绥 《啸赋》:“时幽散而将絶,中矫厉而慨慷。” 宋 文天祥 《白沟河》诗:“思公有奇节,一死何慨慷!” 清 顾炎武 《哭杨主事廷枢》诗:“竟入南冠囚,一死神慨忼。” 清 周永铨 《义卒行》:“翻然出门去,意气何慨慷!”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多谢
(1) 表示感谢的客套话
(2) 嘱咐;劝告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问疾
探问疾病。《礼记·杂记下》:“弔死而问疾。” 唐 卢纶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诗:“寂寞日长谁问疾,料君惟取古方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圣祖拏鳌拜》:“尝託病不朝,要上亲往问疾。”
宋代,赵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