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作者:王士禄 朝代:清代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原文
征帆竟举,怅客中分手,旧游难续。
洒酒船头看去浪,愁绝离觞屡覆。
却忆频年,萍踪数聚,春草欢鸣鹿。
子荆零雨,醉来那忍重读。
道遇小弟仪曹,为言别久,和仲思同叔。
畴昔逍遥堂后意,不尽远书几幅。
淹迹江乡,倦游京国,寂寞东西屋。
黑窑重九,会同谁把黄1~1菊。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诗词问答
问:《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禄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王士禄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禄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五部
2. 杜诗:春草鹿呦呦。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参考注释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征帆
指远行的船。 南朝 梁 何逊 《赠诸旧游》诗:“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 宋 张先 《离亭宴》词:“更上玉楼西,归雁与征帆共远。”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征帆自北来,晚泊 吴江 湄。”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客中
谓旅居他乡或外国。 唐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诗:“我家 襄水 上,遥隔 楚 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宋 戴复古 《泉南》诗:“客中归未得,岁事渐相催。” 元 尹廷高 《客中秋社》诗:“社日伤心在客中,凄然涕泪落秋风。故乡田土荒芜尽,枉向他州説岁丰。”《红楼梦》第五七回:“ 寳玉 道:‘也没什么要紧,不过我想着 寳姐姐 也是客中,既吃燕窝,又不可间断,若只管和他要,也太托实。’”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 中国 社会呢?客中 中国 书籍没有,不用说现代的不能研究,就是历史的都不成。于是决定回国一次。”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分手
(1) 道别
(2) 分别,分开
就此分手
(3) 常指情人各奔东西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旧游
从前游玩过
重历旧游令我思绪万千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酒船
亦作“ 酒舩 ”。1.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晋书·毕卓传》:“ 卓 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唐 羊士谔 《林馆避暑》诗:“池岛清阴里,无人泛酒船。” 金 赵沨 《西域观水》诗:“安得酒舩常拍浮,四时甘味置两头。” 清 张笃庆 《忆旧》诗:“落花无语归春水,弱絮多情上酒船。”
(2).即酒杯。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忽一少年持酒船唱曰:‘今日宜以门族官品自言。’” 宋 朱敦儒 《减字木兰花》词:“痛饮何言,犀筯敲残玉酒船。”参见“ 酒杯 ”。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愁绝
极端忧愁。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沉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絶。” 唐 戴叔伦 《转应词》:“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絶。” 宋 王沂孙 《庆宫春·水仙》词:“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絶。”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离觞
离杯。 唐 王昌龄 《送十五舅》诗:“夕浦离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明 吴承恩 《贺周兰墩升都督障词》:“爰陈祖席奉戒离觴。” 郁达夫 《风流子·五十初度》词:“大家起,为我举离觴。”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频年
连续几年
频年灾旱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萍踪
形容行踪不定,像浮萍般四处漂浮
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牡丹亭·闹殇》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春草
(1).春天的草。 晋 潘岳 《内顾》诗之一:“春草鬱青青,桑柘何奕奕。”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宋 陆游 《试院春晚》诗:“漫漫晚花吹瀼岸,离离春草上宫垣。” 明 何景明 《过君采次韵》之一:“昔牵春草梦,今并玉珂游。”
(2).喻卑微。 唐 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垍》诗:“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 仇兆鳌 注:“春草,嘆卑微。”
(3).药草名。又名莽草。《尔雅·释草》:“葞,春草。” 邢昺 疏:“药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说,“春草”为白微的别名。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微》。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鸣鹿
(1).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 传:“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后因以“鸣鹿”喻礼贤求友。 唐 韩愈 《答张彻》诗:“苹甘谢鸣鹿,罍满慙罄缾。” 钱仲联 集释引 方成珪 笺正:“公诗意以国子生为嘉宾,而自谦言不能如《鹿鸣》之礼贤。” 明 夏完淳 《怀李舒章》诗之四:“鸣鹿求友声,衔草在中野。”
(2).地名。在今 河南省 鹿邑县 西。《左传·成公十六年》:“ 知武子 佐下军,以诸侯之师侵 陈 ,至於 鸣鹿 。遂侵 蔡 。” 杨伯峻 注:“ 鸣鹿 在今 河南省 鹿邑县 西。”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零雨
慢而细的小雨。《诗·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孔颖达 疏:“道上乃遇零落之雨,其濛濛然。” 高亨 注:“零雨,又慢又细的小雨。”《太平御览》卷十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疾雨曰骤雨,徐雨曰零雨。” 宋 陆游 《春晚简陈鲁山》诗:“向来苦摧伤,零雨杂飞霰。” 清 魏源 《送陈太初出都》诗之一:“炎风送零雨,吹我从西来。”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重读
把一个词或词组里的某个音节或语句里的某几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
重读音节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小弟
(1) 幼弟
小弟闻姊来。——《乐府诗集·木兰诗》
(2) 男性朋友相互之间的谦称
(3) 年轻的男仆或男服务员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仪曹
(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 三国 魏 , 晋 沿之。 南朝 时为祠部属官。 北魏 为仪曹尚书, 北齐 仪曹属殿中尚书。 隋 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 炀帝 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 唐 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2). 唐 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比参密命,弘益既多,乃贰仪曹,升擢惟允。” 宋 陆游 《跋<出疆行程>》:“予在仪曹,与之同廊。” 明 李东阳 《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之三:“ 瀛洲 无地不登仙,吏省仪曹次第迁。”
(3).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 高公轩 者, 宣仁 之疎族也。 政和 末,为 沧州 仪曹。”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为言
(1).与之说话;与之交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辛 貌丑,妻不为言。”
(2).犹为意。《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贫困,常欺 鲍叔 , 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诈伪之言。为,通“ 伪 ”。《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胡得焉。” 孔颖达 疏:“人之诈伪之言。” 陈奂 传疏:“古‘为、伪、譌’三字同。《毛诗》本作‘为’,读作‘伪’也。为言即谗言,所谓小行无徵之言也。”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同叔
宋 晏殊 的字。 樊增祥 《<东溪草堂词选>自序》:“岂非 同叔 之凤毛,而 颖昌 之麟角乎?”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畴昔
往昔;日前;以前
于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礼记·檀弓》
畴昔之事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远书
送往远方或远方送来的书信。 南朝 梁 江淹 《伤友人赋》:“永远书於江澨,结深痛於尔魂。” 唐 杜牧 《秋岸》诗:“曾入相思梦,因凭附远书。” 宋 唐庚 《鸣鹊行》:“簷前羣鹊鸣相呼,法当有客或远书。”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江乡
多江河的地方。多指 江 南水乡。 唐 孟浩然 《晚春卧病寄张八》诗:“念我生平好,江乡远从政。”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展 海子 直抵西城 中山王 冢,悉为稻田,引 新河 水注之,清波瀰漫数里,颇类江乡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乍暖风烟满江乡,花裡行厨携着玉缸。”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兰橈鼓动,旌旗荡漾,颇有江乡竞渡之意。”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倦游
游兴已尽
倦游归来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京国
京城;国都。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我公实嘉,表扬京国。” 唐 牟融 《赠韩翃》诗:“京国久知名,江河近识荆。” 明 高明 《琵琶记·听女迎亲》:“若是到京国,相逢处,做箇好筵席。”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重九
即重阳,阴历九月九日
[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会同
会合共同
如会同。——《论语·先进》
宗庙会同。
念奴娇,清代,王士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