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渔父词】作者:朱敦儒 朝代:宋代
[好事近·渔父词]好事近·渔父词原文
其一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其二
眼里数闲人,只有钓翁潇洒。已佩水仙宫印,恶风波不怕。
此心那许世人知,名姓是虚假。一棹五湖三岛,任船儿尖耍。
其三
渔父长身来,只共钓竿相识。随意转船回棹,似飞空无迹。
芦花开落任浮生,长醉是良策。昨夜一江风雨,都不曾听得。
其四
拨转钓鱼船,江海尽为吾宅。恰向洞庭沽酒,却钱塘横笛。
醉颜禁冷更添红,潮落下前碛。经过子陵滩畔,得梅花消息。
其五
猛向这边来,得个信音端的。天与一轮钓线,领烟波千亿。
红尘今古转船头,鸥鹭已陈迹。不受世间拘束,任东西南北。
其六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好事近·渔父词]诗词问答
问:好事近·渔父词的作者是谁?答:朱敦儒
问:好事近·渔父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朱敦儒的名句有哪些?答:朱敦儒
[好事近·渔父词]注释
[好事近·渔父词]注释
⑴拨剌:活鱼振鳍泼尾之态。
⑵相敌:相抵。
[好事近·渔父词]诗文赏析
第一首([摇首出红尘])开头一句表明自己放弃官场生活的坚决。[摇首]二字很形象,既对[红尘]否定,又不置一辞,这是一种轻蔑不屑的态度,亦如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诗所云[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之意。何以如此,词人未点破,紧接的一句只把原因推到自己的志趣与官场格格不入。一旦[摇首出红尘],作了个烟波钓徒,才能[醒醉更无时节]。这两句语言明快质朴,同时又极传情,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三、四句则进而写渔父生活,兼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词和柳宗元《江雪》诗之意。这里,渔父生涯既不全然像[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那样浪漫,又不全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3]]写的那样苦寒。[绿蓑青笠],白鹭桃花,[披霜冲雪],独钓寒江,都是词人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后片切然个断面,进一步表现闲适生活的可爱。江湖上也有风浪,但与官场风波比较,则显得可爱多了。而到[晚来风定]时候,更有一番景致: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上下天光,表里澄彻。作者用洗炼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写水静,空静,一切皆静的周围环境。而这幅静态的画面上,作者最后加上奇妙的一笔——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那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而它的动感不是来自位置的移动而是来自光线的变化。这画境还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那风平浪静的江景,显然是词人[澄怀]的反映;那[缥缈孤鸿影],也是一个自由出没于江上的幽人的写照。第一首词上片以抒情起,下片以写景结,用简笔勾勒出词人闲适生活的一个断面。词中写实与象征手法结合,意境完整高远而又空灵。
第二首中,词人将[闲人]与钓翁相比,眼光投向红尘之中。[已佩水仙宫印,恶风波不怕。]词人之心已经超脱俗世,因为世间一切皆为虚名。倒不如畅快想象自己挂着水仙宫的配印,凭着一棹漂游五湖三岛,任船儿尖耍。
凡尘一切不为扰,第三首[渔父长身来],只需一鱼竿相伴,任芦花开落,只求长醉不醒,连一夜风雨声都不曾听得,那还管他世间烦杂,真是落得个清爽干净。
其四,江海为宅,醉颜禁冷,沽酒要上洞庭,潮落要下前碛,[经过子陵滩畔,得梅花消息],渔父之生活闲适逍遥可见一斑。清·陈廷焯《云韶集》有评:[一苇航之,飘飘欲仙],又:[结两句静中有动,妙合天机,然亦公晚遇之兆],此[晚遇之兆]与第二首[已佩水仙宫印]到也吻合。
还有晚烟笼碧,雁鸥分路,点缀江天秋色;更有[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的闲情闲致,片帆归去,何人留得,仙人仙境,浑然一体。于是作者再一次的感慨,[红尘今古转船头,鸥鹭已陈迹。不受世间拘束,任东西南北。]
第六首([短棹钓船轻])上片描写打鱼归来江上的景色。[短棹]二句,在晚烟笼罩的辽阔江面上自己的钓船悠悠划来,桨短舟轻,江水清澈碧绿。抬头仰望天空,塞雁与海鸥在天空分飞,平分江天秋色。此二句既点明时间是在秋季,又以天上飞鸟为江景平添一片生机。下片描写渔父满载而归的喜悦和豪情。[锦鳞]二句极为生动地描写了篓中活鱼欢蹦乱跳的景象,锦鳞是视觉印象,鱼鳞用一[锦]字,足见其美,透露了词人对鱼儿的喜爱。[拨剌]逼真地描写活鱼振鳍泼尾之态,鱼儿的鲜活可想而知。[取酒价相敌],意谓可将鲜鱼换酒,价值相抵。打鱼换酒,表现了他的豪饮和旷达。最后[风顺]两句,写他在江上扬帆随风而归,无人可以留住他,暗示自己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江上感到十分惬意,谁也阻挡不了他自由生活的决心。词人笔下渔父的生活悠然自得,实际上寄托了他的理想。远离人世、放浪不羁,旷达超迈、豪情满怀,这是词人的自我写照,也是他晚年词作的风格。
好事近,宋代,朱敦儒,渔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