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瀑四首·其三】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对瀑四首·其三]对瀑四首·其三原文
湓流砏汃态何如,古画奇文或似诸。
丈室雅堪契静赏,遥遥奚必忆匡庐。
[对瀑四首·其三]诗词问答
问:对瀑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对瀑四首·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对瀑四首·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对瀑四首·其三]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一
[对瀑四首·其三]参考注释
[对瀑四首·其三]湓流
水声很大的急流。《文选·郭璞<江赋>》:“圆渊九回以悬腾,湓流雷呴而电激。” 李善 注:“《苍頡篇》曰:‘湓,水声也。’”
[对瀑四首·其三]砏汃
水波相击声。《文选·张衡<南都赋>》:“流湍投濈,砏汃輣轧。” 李善 注:“砏汃輣轧,波相激之声也。”
[对瀑四首·其三]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对瀑四首·其三]古画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古人所作的绘画
[对瀑四首·其三]奇文
(1) 新奇的文章——用于褒义
(2) 奇怪的文章——多用于贬义。奇特的文章共同欣赏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 陶潜《移居》
[对瀑四首·其三]丈室
(1).佛教语。相传 毗耶离 (在 中印度 ) 维摩诘 大士以称病为由,与前来问疾的 文殊 等讨论佛法,妙理贯珠。其卧疾之室虽一丈见方而能容纳无数听众。 唐 显庆 年间, 王玄策 奉勅出使 印度 ,过 维摩诘 故宅,乃以手板纵横量之,仅得十笏,因号方丈、丈室。见《维摩诘经》、《释氏要览·住处·方丈》。 清 唐孙华 《次韵黄忍庵病中杂咏》之三:“归田 元亮 贫仍乐,丈室 维摩 病不妨。”
(2).以“丈室”称寺主的房间。 唐 惠能 《坛经·机缘品》:“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周朴》:“ 朴 , 唐 末诗人。寓於 闽 中僧寺,假丈室以居,不饮酒茹荤,块然独处。” 清 吴伟业 《题心函上人方庵》诗:“谁知眠丈室,不肯效团焦。”
(3).犹斗室。言房间狭小。 唐 白居易 《秋居书怀》诗:“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对瀑四首·其三]遥遥
(1) 距离很远
遥遥百有余里。——《广东军务记》
(2) 时间久远
遥遥无期
(3) 漂遥流动的样子
舟遥遥以轻飏。——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对瀑四首·其三]匡庐
指 江西 的 庐山 。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 寻阳 南有 九江 ,东合为 大江 ” 刘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远 《庐山记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记》:“ 匡庐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吴国伦 《鄱阳湖》诗:“欲向 匡庐 卧白云, 宫亭 水色昼氤氲。” 鲁迅 《热风·估<学衡>》:“ 匡庐 峨眉 ,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记。” 林伯渠 《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 匡庐 胜境都争识,流水高山特逞奇。”参见“ 匡俗 ”。
乾隆,对瀑四首,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