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归庾岭】_袁崇焕 | 明代

【归庾岭】作者:袁崇焕 朝代:明代

[归庾岭]归庾岭原文

功名劳十载,心迹渐依违。
忍说还山是?难言出塞非。
主恩天地重,臣遇古今稀。
数卷封章外,浑然旧日归。

[归庾岭]诗词问答

问:归庾岭的作者是谁?答:袁崇焕
问:归庾岭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归庾岭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袁崇焕的名句有哪些?答:袁崇焕

[归庾岭]袁崇焕归庾岭 书法图

【归庾岭】_袁崇焕 | 明代
归庾岭书法作品

[归庾岭]参考注释

[归庾岭]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归庾岭]心迹

思想与行为;犹心事;心情

[归庾岭]依违

(1).迟疑。 汉 刘向 《九叹·离世》:“余思旧邦,心依违兮。” 明 马愈 《马氏日抄·徐尚书》:“妇依违未应,公色愈厉,起解驴欲行。”

(2).谓模棱两可。《公羊传·襄公二年》“ 齐姜 与 繆姜 ,则未知其为 宣 夫人与? 成 夫人与” 汉 何休 注:“ 齐姜 者, 宣公 夫人;九年 繆姜 者, 成公 夫人也。传家依违者, 襄公 服 繆姜 丧未踰年,亲自伐 郑 ,有恶,故传从内义,不正言也。”

(3).依顺;依仗。《宋书·郑鲜之传》:“﹝ 高祖 ﹞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言论,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此国之大事,宜君臣各尽所见,勿以朕先言而依违於前,同异於后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此辈依违权势,贼害忠良。”

(4).形容乐声抑扬动听。《文选·曹植<七启>》:“飞声激尘,依违厉响。” 刘良 注:“依违,乍合乍离也。”

[归庾岭]还山

(1).致仕;退隐。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末自 夏汭 ,固乞还山。权憇 汝南县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再拜谢不敏,早晚乞还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还山》诗之一:“幸遂还山愿,萧然去国轻。”

(2).方言。山区人称死后葬于山上。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六:“有人劝这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六七亩好田,饱子饱药,百年之后,还怕没得人送你还山?’”

[归庾岭]难言

(1) 未被言词表达或非言词所能表达

令人窒息的恼怒和难言的耻辱

(2) 非语言所能表达

病人可能有难言之苦

[归庾岭]出塞

远出边塞

[归庾岭]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归庾岭]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归庾岭]封章

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 汉 扬雄 《赵充国颂》:“ 营平 守节,屡奏封章。”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密勿奏封章,清明操简牘。” 明 张煌言 《上监国启》:“虽倾日有心,而瞻云无路。又惧旁疑他妬,未敢轻达封章。”

[归庾岭]浑然

形容混同在一起不可分割

浑然不觉

浑然不理

[归庾岭]旧日

过去的日子;从前;往日

旧日并无深交

,

【归庾岭】_袁崇焕 | 明代
  • 【赠方西樵(时西樵以召还京)·其四】_王渐逵 | 明代
  • 【赠方西樵(时西樵以召还京)·其四】_王渐逵 | 明代 >> 【赠方西樵(时西樵以召还京)·其四】_王渐逵 | 明代...

    【归庾岭】_袁崇焕 | 明代
  • 【尾声】_沈受先 | 明代
  • 【尾声】_沈受先 | 明代 >> 【尾声】_沈受先 | 明代...

    【归庾岭】_袁崇焕 | 明代
  • 【秋园】_石宝 | 明代
  • 【秋园】_石宝 | 明代 >> 【秋园】_石宝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