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杨溥子】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寄杨溥子]寄杨溥子原文
昔闻许劭月旦评,人生倚以分重轻。
当时初非徇虚名,往往夷考其学行。
今人谁复持此柄,乡评亦复无公论。
故当信目不信耳,毁誉不用从人问。
我行溧阳得杨子,何止国士天下士。
大科异等非谩狂,笔头真有三万字。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叹感我心。
子昂感遇不啻过,阮籍咏怀何念深。
匡章通国称不孝,夫子与游仍礼貌。
虽然前圣亦有云,善与不善分恶好。
[寄杨溥子]诗词问答
问:寄杨溥子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寄杨溥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
[寄杨溥子]参考注释
[寄杨溥子]月旦评
谓品评人物。典出《后汉书·许劭传》:“初, 劭 与 靖 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题,故 汝南 俗有‘月旦评’焉。” 唐 陆龟蒙 《再抒鄙怀用伸酬谢袭美》诗:“纵有月旦评,未能天下知。” 明 王錂 《春芜记·忤奸》:“心负云霄志,名高月旦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 梁兄 眼大如豆,乃亦摇唇鼓舌,吹毛求疵,那足为月旦评?”亦省作“ 月评 ”。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月评依 许劭 ,文体慕 相如 。”
[寄杨溥子]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寄杨溥子]重轻
(1).谓加重刑于轻罪。《商君书·去强》:“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
(2).指重与轻、高与下。 汉 贾谊 《新书·六术》:“丧服称亲疏以为重轻,亲者重,疏者轻。”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辞》:“其为辞章可道,耻出较重轻,漠然自如。”
(3).谓品题、评论。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东坡公 元祐 时既登禁林,以高才狎侮诸公卿,率有标目殆徧也,独於 司马温公 不敢有所重轻。” 金 王若虚 《<扬子法言微旨>序》:“公一代巨儒……如鄙不肖,曷足为公重轻。”
(4).指对全局有重大影响;关系全局的重要因素。《新唐书·裴度传》:“其威誉德业比 郭汾阳 ,而用不用常为天下重轻。” 宋 欧阳修 《乞出第一札子》:“盖以执政之臣,天下之所瞻望,朝廷以为重轻。” 清 钱谦益 《送张处士思任赴辽东参谋序》:“ 剧孟 , 雒阳 博徒耳, 吴 、 楚 之际, 亚夫 得之如一敌国。 张元 、 吴昊 之徒,曳石署书,以撼中国,而卒弃之为 西夏 用。布衣处士之能为人国重轻何如也?”
(5).犹重视;重要。《东周列国志》第三三回:“ 孝公 曰:‘有 楚 不必有 齐 。寡人流离万死之餘,幸社稷不陨,得从末歃为荣,何足重轻,而褻此简牘为耶?’” 郭沫若 《战声集·诗歌国防》:“我们这民族如是比 马雅 人还要劣等,那就让他死尽也无多大的重轻,然而这民族却是世界上的选民。”
[寄杨溥子]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寄杨溥子]虚名
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寄杨溥子]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寄杨溥子]夷考
考察。《孟子·尽心下》:“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 赵岐 注:“考察其行,不能掩覆其言。”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经说·放诸桐》:“今夷考於《书》,竝无放之之文。”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司马欧阳两公荐士》:“ 司马温公 尝手书其所荐士为一册,隶其端曰‘举贤才’。此纸百年前尚在人间,夷考其人,失之者十不一二。” 梁启超 《中国改革财政私案》十:“然夷考当时之督抚其所以相处者,则 秦 晋 之遏糴不是过矣。”
[寄杨溥子]学行
学问品行。《后汉书·儒林传下·锺兴》:“ 恭 ( 丁恭 )荐 兴 学行高明, 光武 召见,问以经义,应对甚明。”《陈书·姚察传》:“闻 姚察 学行,当今无比。”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曾大父讳 重桂 ,乡贡进士,有学行,学者尊之曰 介轩先生 。”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学政总裁先后甄拔得人》:“ 诸城 竇东皋 先生 光鼐 ,学行深纯。”
[寄杨溥子]今人
现代人;当代人。与“古人”相对。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端肃拜》:“今人止以为妇人之礼。”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
[寄杨溥子]乡评
乡里公众的评论。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世说新语·言语》“ 王武子 孙子荆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乡人 王济 ,豪俊公子,为本州大中正,访问 宏 为乡里品状, 济 曰:‘此人非乡评所能名。吾自状之曰:天才英特,亮拔不羣。’” 宋 陆游 《答廖主簿发解启》:“伏惟某官文高艺圃,行著乡评。” 清 阎尔梅 《村居杂咏》:“美人愁国色,君子慎乡评。”
[寄杨溥子]亦复
(1).也。表示同样。《后汉书·霍谞传》:“至於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復均也。”《世说新语·言语》“ 德操 曰”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如君所言,亦復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半途而废者居多,差釐毫而谬千里者,亦復不少也。” 茅盾 《子夜》七:“弱者终不免被吞并,企业界中亦复如此。”
(2).又。《世说新语·德行》“我何颜谢 桓公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一门之内,有忠与孝,亦復何恨!”
[寄杨溥子]公论
(1) 公正或公众的评论
是非自有公论,不是某一个人说了就算
(2) 公理;定理
[寄杨溥子]不信
(1).不相信。《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孔颖达 疏:“汝无得不信我语。”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
(2).不诚实;不信实。《诗·小雅·苍伯》:“慎尔言也,谓尔不信。”《史记·穰侯列传》:“夫 三晋 之相与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
(3).犹言难道。《水浒传》第六回:“胡説!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寄杨溥子]毁誉
毁损与赞誉
《京都纪事》播放后,毁誉不一
[寄杨溥子]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寄杨溥子]从人
(1).随从;仆从。《墨子·备城门》:“从人非亓故人。” 孙诒让 间诂:“言非其故所属吏卒。” 唐 杜甫 《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诗:“从人虽获多,天笑不为新。”《水浒传》第五二回:“ 李逵 在外面听得堂里哭泣,自己磨拳擦掌价气,问从人都不肯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顾东桥》:“ 东桥 顾从人,赏银五钱遣之。”
(2).指投靠他人。《汉书·韩信传》:“ 韩信 , 淮阴 人也。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
(3).指嫁人。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定情篇》:“右 汉 繁钦 所作也,言妇人不能以礼从人,而自相悦媚。”
主张合纵的人。《史记·张仪列传》:“夫从人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言其利不言其害,卒有 秦 祸,无及为已。”《文选·班固<答宾戏>》:“从人合之,衡人散之,亡命漂説,羈旅骋辞。”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从人合之,助六国者;衡人散之,佐 秦 者也。”
[寄杨溥子]我行
犹言我这里。《水浒传》第十四回:“ 雷横 又駡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 晁盖 !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寄杨溥子]杨子
(1).指 杨朱 。《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韩非子·说林上》:“ 杨子 过於 宋 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 宋 杨亿 《泪》诗之二:“枉是 荆王 疑美璞,更令 杨子 怨多岐。”
(2).指 西汉 扬雄 。 晋 左思 《咏史》之四:“寂寂 杨子 宅,门无卿相舆。”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三十韵》:“ 杨子 淹投阁, 邹生 惜曳裾。” 宋 王安石 《杨雄》诗之一:“ 杨子 出其后,仰攀忘贱贫。”
(3).俗称米中生的小黑虫。
(4).古津渡名。即 杨子渡 。也写作“扬子”。杨,通“ 扬 ”。 唐 李白 《长干行》之二:“五月南风兴,思君下 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 杨子 。”参见“ 杨子渡 ”。
(5).古地名。古为 真州 治所,故址在今 江苏省 仪征市 东南。 宋 梅尧臣 《逢曾子固》诗:“ 杨子 东园 头,下马情眷眷。”《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发 淮南 民十餘万开 邗沟 ,自 山阳 至 杨子 入江。” 胡三省 注:“ 杨子 ,今 真州 。”
[寄杨溥子]何止
不止;岂止
中华大地,英才何止万千
[寄杨溥子]国士
(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
(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
(3).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改翰林为囯士,谓其学识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报也。”
[寄杨溥子]天下士
才德非凡之士。《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 唐 高适 《咏史》诗:“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清 方文 《访孙豹人不遇因题其壁》诗:“ 虞翻 天下士,知己无一人。”
[寄杨溥子]大科
(1). 唐 制,取士之科,由皇帝自诏者曰制举。其科目随皇帝临时所定,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 宋 人谓之大科。 清 代的制举如博学鸿词科亦称“ 大科 ”。 宋 陈师道 《赠二苏公》诗:“谁其识者有 欧阳 ,大科异等固其常。” 任渊 注:“ 东坡 兄弟皆应贤良科。”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九:“ 富韩公 初游场屋, 穆修 伯长 谓之曰:‘进士不足以尽子之才,当以大科名世。’”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康熙 朝初开大科,一时名士率皆怀刺跨马,日夜诣司枋者之门,乞声誉以进。”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制科》。《旧唐书·舆服志》:“﹝ 武德 ﹞四年八月敕:‘三品以上,大科紬綾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以上,小科紬綾及罗,其色朱,饰用金。’”
(2).袍衫所绣大朵团花。
[寄杨溥子]异等
(1).不同等级。《韩非子·八经》:“礼施异等,后姬不疑。”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舒守谦 ﹞十年居 元舆 舍,未尝一日有间,至於车服饮饌,亦无异等。”
(2).超出一般;特等。《汉书·循吏传·王成》:“治有异等之效。” 颜师古 注:“异於常等。” 宋 苏轼 《厚货财策》之二:“今之土兵,所以钝弊劣弱而不振者,彼见郡县有禁兵而待之异等,是以自弃于贱隶役夫之间,而将吏亦莫之训也。”
(3).指德才特出的人。《史记·滑稽列传》:“赏异等,罚不肖。”《新唐书·韦处厚传》:“举贤良方正异等,宰相 裴垍 引直史馆。”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汉选士之法》:“ 武帝 元封 五年,詔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
[寄杨溥子]笔头
(1).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 唐 杜牧 《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宋 杨万里 《新路店道中》诗:“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
(2).谓写作。 唐 陆馀庆 子《嘲父》诗:“ 陆餘庆 ,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 宋 朱淑真 《读史》诗:“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
(3).指书面。 王西彦 《病人》:“我们在笔头上和口头上,不是总爱高呼文化下乡吗?”
[寄杨溥子]琅琅
象声词,形容金石撞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
[寄杨溥子]金玉
(1).黄金与珠玉。珍宝的通称。《左传·襄公五年》:“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唐 杜甫 《黄河》诗之二:“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2).比喻珍贵和美好。《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是以古书虽质朴,而俗儒谓之堕於天也。今文虽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砾也。”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玉娇梨》第八回:“ 白公 説道:‘昨承佳句见投,真是字字金玉,玩之不忍释手。’”
[寄杨溥子]一唱三叹
见“ 一倡三叹 ”。
[寄杨溥子]感遇
(1) 对他人的知遇表示感激
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既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晋书·庾亮传》
(2) 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3) 对所遇事物的感慨
[寄杨溥子]不啻
(1)
不止;不只
工程所需,不啻万金
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清·洪亮吉《治平篇》
(2)
如同
人民盼望解放军,不啻大旱之望云霓
虽连城拱壁不啻也。——《聊斋志异·促织》
(3)
不过
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寄杨溥子]咏怀
借某物用诗词抒 * 怀抱负
咏怀诗
[寄杨溥子]通国
整个国家
[寄杨溥子]不孝
(1)
不孝顺
(2)
旧时父母丧事中用于自称
[寄杨溥子]夫子
(1) 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2) 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4) 称呼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
(5) 孔门的学生对孔子的称呼
[寄杨溥子]礼貌
(1).以庄肃和顺之仪容表示敬意;尊敬。《孟子·告子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 赵岐 注:“礼者,接之以礼也;貌者,颜色和顺,有乐贤之容。礼衰,不敬也;貌衰,不悦也。”《孟子·离娄下》:“ 公都子 曰:‘ 匡章 ,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赵岐 注:“又礼之以颜色喜悦之貌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五:“公曰:‘凡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当如一。’”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寄信之人,乃 唐 朝侍御史。你须要礼貌他,不可妄自尊大。”
(2).今指以言语、行动所表现的恭敬谦虚。如:礼貌待客是商业服务人员起码的职业道德。
[寄杨溥子]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寄杨溥子]前圣
古代圣贤。《楚辞·离骚》:“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汉 班固 《东都赋》:“夫大 汉 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朞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粲粲 元道州 ,前圣畏后生。”
[寄杨溥子]不善
(1).指坏事。《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史记·孝文本纪》:“ 吕产 欲为不善,丞相 陈平 与太尉 周勃 谋夺 吕产 等军。”
(2).指恶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然明 曰:‘政将焉往?’ 裨諶 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其焉辟 子产 ?’” 杨伯峻 注:“以好人代替坏人。”《国语·晋语六》:“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进矣。”
(3).指缺点。《孟子·离娄下》:“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僕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
(4).不良;不好。《庄子·至乐》:“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迎面有二个人行将至,忽悄语曰:‘来矣。’某知其意不善,怖极计生。”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一段:“ 吴天宝 人小,器量可大,看出 姚大婶 气色不善,也不介意,还是说呀笑的,到底把 姚大婶 引乐了。”
(5).不长于。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其自用甚者,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至乏絶,风寒所灾,百毒所伤,中道夭於众难,世皆知笑悼,谓之不善持生也。”
(6).犹言非同小可。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若有人撞见,这顿打可不善也。”
宋代,赵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