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_白居易 | 唐代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原文

今岁日馀二十六,来岁年登六十二,尚不能忧眼下身,因何更算人间事。
居士忘筌默默坐,先生枕麹昏昏睡。
早晚相从归醉乡,醉乡去此无多地。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诗词问答

问:《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

全唐诗:卷444-46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参考注释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岁日

元旦,新年第一天。 唐 顾况 有《岁日作》诗。 宋 梅尧臣 有《余之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凤等物一皆妙绝其家持以为岁日辛盘之助》诗。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岁年

(1).年月;时光。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旅游 京 洛 ,颇积岁年。”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和策》:“臣观西戎蓄祸,积有岁年。” 明 高启 《松隐居为戴叔能赋》诗:“山中相依岁年久,羡君独结苍髯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且移无用之岁年为有用之岁年,移空费之脑力为实益之脑力。”

(2).一年。指短时间。 清 恽敬 《与汤敦甫书》:“春间得復书,儒者之气盎然楮墨,及读其辞,益知先生之所养,非岁年所能至也。”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眼下

(1) 此时此刻

眼下最棘手的问题

(2) 现阶段或现在

眼下正是农忙季节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算人

计算人民丁口数目。《后汉书·皇后纪序》:“ 汉 法,常因八月算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於 洛阳 乡中閲视良家童女。” 李贤 注引《汉仪注》:“八月初为算赋,故曰算人。”一本作“筭人”。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居士

(1) 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

(2)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忘筌

(1).忘记了捕鱼的筌。比喻目的达到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语出《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通“ 筌 ”。 晋 何劭 《赠张华》诗:“奚用遗形骸,忘筌在得鱼。” 唐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 * 常独泣,多士已忘筌。”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刘 始大悟,不觉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将无使吾为忘筌忘蹄之人哉!’”

(2).引申喻不值得重视的事或物。 唐 刘禹锡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诗:“曾向空门学坐禪,如今万事尽忘筌。” 元 王祯 《农书》卷二二:“资尔屈伸功用毕,莫将良器等忘筌。”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默默

不说话、不出声的样子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昏睡

昏昏沉沉地睡

昏睡不醒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练气功

(2) 时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这早晚多半已经到家了

(3) 〈方〉∶泛指将来某个时候

你早晚进城来,到我们这里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醉乡

饮酒沉醉之后,似乎进入了另一番乡境,飘飘然别有滋味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无多

没有多少。 唐 杜荀鹤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 清 周亮工 《郭去问还家未半载复作章贡之行送之》诗:“乱后还家庆更生,无多日月復成行。”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诗文赏析

原注:来篇云:共相呼唤醉归来

,

  • 【郊礼庆成诗】_王珪 | 唐代
  • 【郊礼庆成诗】_王珪 | 唐代 >> 【郊礼庆成诗】_王珪 | 唐代...

  • 【乘潮至渔浦作】_陶翰 | 唐代
  • 【乘潮至渔浦作】_陶翰 | 唐代 >> 【乘潮至渔浦作】_陶翰 | 唐代...

  • 【宴词】_王之涣 | 唐代
  • 【宴词】_王之涣 | 唐代 >> 【宴词】_王之涣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