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原文
深观诸佛刹那际,三世十方无遁形。
已尽凡情不颠倒,如除目翳自光明。
意俱大地山河丧,心与空花梦幻生。
垂手遇缘携法界,美髯跣足散衣行。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参考注释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佛刹
(1).佛土。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 唐 王维 《赞佛文》:“在微尘中,见亿佛刹。”《法苑珠林》卷六十:“东方去此百干亿佛刹过已,有一佛刹,名无边华世界。”
(2).佛寺。 唐 广宣 《红楼下联句》:“佛刹接重城,红楼切太清。”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一:“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餘唱落船窗。” 宋 陆游 《法云寺观音殿记》:“予游四方,凡通都大邑,以至遐陬夷裔,十家之聚,必有佛刹。”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三世
(1) 三代,常指祖孙三代
(2) 在美洲,尤指在美国出生并受教育的第二代日本移民的子女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十方
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遁形
隐藏形迹;隐身
无所遁形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凡情
凡人的情感欲望。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 刘夫人 又告 子良 曰:‘夫神仙虽通玄,感彻则易,但凡情虚微,不能招其感耳。’” 宋 赵令畤 《商调蝶恋花》词:“丽质仙娥生月殿。謫向人间,未免凡情乱。”《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因我看破凡情,超出情海,归入情天,所以太虚幻境‘痴情’一司,竟自无人掌管。”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凡情脱尽天情显,自古为人当自强。”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颠倒
(1) 反而
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水浒传》
(2) 又
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 究竟;所以
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除目
除授官吏的文书。 唐 姚合 《武功县中作》诗之八:“一日看除目,终年损道心。”《新五代史·唐臣传·刘延朗》:“乃令 文遇 手书除目,夜半下学士院草制。”《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先是术者言国家今年应得贤佐,出奇谋,定天下,帝意 文遇 当之,闻其言,大喜,曰:‘卿言殊豁吾意,成败吾决行之。’即为除目。付学士院使草制。” 胡三省 注:“御笔亲除付外行者谓之除目。其经宰相奏拟而行者,亦谓之除目。” 清 吴伟业 《送湘阴沉旭轮谪判深州》诗之二:“故旧怜除目,妻孥笑俸钱。”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光明
(1)
(2) 明亮的
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祝福》
(3) 比喻正义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忆我的母亲》
(4) 没有私心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大地
(1)
(2) 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山河
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心与
以心相许。《文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刘良 注:“心与,心相许也。” 唐 裴度 《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序:“故 州平 心与, 元直 神交。”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空花
见“ 空华 ”。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梦幻
梦中的幻境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垂手
手下垂。表示恭敬
泷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 韩愈《泷吏》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遇缘
偶合,有缘巧合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法界
佛教语。梵语意译。通常泛称各种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华严经·十通品》:“入於真法界,实亦无所入。” 宋 范成大 《再次喜雨诗韵以表随车之应》:“一念故应周法界,万神元不隔明庭。”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夫此圆成实自性云者,或称真如,或称法界,或称涅槃。”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跣足
(1).赤脚;光着脚。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首冠金冠而跣足。”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徐伯龄》:“﹝ 徐伯龄 ﹞疎荡不拘小节,对客每跣足蓬头。”《红楼梦》第一回:“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癩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
(2).指光着的脚。 戴望舒 《村姑》诗:“村里的姑娘静静地走着,提着她的蚀着青苔的水桶;溅出来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六首·其一]散衣
平常穿的衣服。《仪礼·士丧礼》:“祭服次,散衣次。” 郑玄 注:“襚衣以下袍茧之属。” 贾公彦 疏:“袍茧有著之异名,同入散衣之属也。”
宋代,释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