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中十首·其六】作者:释元肇 朝代:宋代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天台山中十首·其六原文
山中产灵药,四望清蔼蔼。
神仙久不逢,世上何人采。
桃源路岂遥,蓬莱非隔海。
惟有天地根,古今常独在。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诗词问答
问:天台山中十首·其六的作者是谁?答:释元肇
问:天台山中十首·其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元肇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元肇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参考注释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中产
(1).中等财产。 宋 叶适 《财总论二》:“若夫齐民中产,衣食仅足,昔可以耕织自营者,今皆转徙为盗贼冻馁矣!” 鲁迅 《三闲集·<小彼得>译本序》:“则故事中的物件,在 欧 美 虽然很普通, 中国 却纵是中产人家,也往往未曾见过。”
(2).中等财产的人家。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下贫无兼辰之业,中产闕洊岁之貲。”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灵药
灵验有效的药,神奇的药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四望
四顾
四望无人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蔼蔼
(1) 形容草木茂盛
丛林蔼蔼
(2) 众多的样子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左思《咏史》
(3) 暗淡或幽暗的样子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司马相如《长门赋》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神仙
(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世上
世界上;人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桃源路
(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 松子 家。” 宋 辛弃疾 《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清 纳兰性德 《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 桃花源 ”。《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 桃源洞 ”。
(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惟有
只有
我们都很高兴,惟有他沉着脸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天地根
谓天地万物的根源。《老子》:“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天台山中十首·其六]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天台山中十首,宋代,释元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