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倪敦复朝奉】作者:宋祁 朝代:宋代
[送倪敦复朝奉]送倪敦复朝奉原文
倪侯喜清旷,遇物乃虚舟。
富贵知轻视,胸怀肯误投。
青云非近器,沧海纳群流。
道在从顕,功名晚可收。
[送倪敦复朝奉]诗词问答
问:送倪敦复朝奉的作者是谁?答:宋祁
问:送倪敦复朝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祁的名句有哪些?答:宋祁
[送倪敦复朝奉]参考注释
[送倪敦复朝奉]清旷
(1) 清静空阔
田野清旷
(2) 清爽;开朗
耳目清旷
[送倪敦复朝奉]遇物
犹言待人接物。《南史·袁粲传》:“ 袁濯儿 不逢朕,员外郎未可得也,而敢以寒士遇物。” 唐 韩愈 《荐樊宗师状》:“谨洁和敏,持身甚苦,遇物仁恕,有材有识,可任以事。” 宋 秦观 《南池》诗:“遇物贵含垢,修身戒明污。”
[送倪敦复朝奉]虚舟
(1).无人驾御的船只。语本《庄子·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宋 司马光 《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诗:“虚舟非有意,飘瓦不须嗔。” 明 何景明 《内篇》之一:“故陗壑之阻,盗贼弗怨;虚舟之触,褊心弗怒:无意也。”
(2).比喻胸怀恬淡旷达。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长史公玄牝凝神,虚舟应物。” 清 钱谦益 《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授奉直大夫》:“朗鑑在心,虚舟应物。”
(3).谓任其漂流的舟楫。常比喻人事飘忽,播迁无定。 唐 高适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 金 卢挚 《折桂令·武昌怀古》曲:“身世虚舟,千载悠悠,一笑休休。” 清 刘荻 《题陈世长舫斋》诗:“想到虚舟百事慵,当窗端只爱云峰。”
(4).轻捷之舟。《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轻舟而进曰虚舟。”
[送倪敦复朝奉]贵知
谓贵在周知下情。 明 王文禄 《求志编》卷一:“守令之法必贵知,故曰知县、知府,通一县一府周知之也。”
贵在有智慧。知,“ 智 ”的古字。《国语·吴语》:“危事不可以为安,死事不可以为生,则无为贵知矣。” 韦昭 注:“言人不能以危易安,以死易生,则何贵於知矣。”
[送倪敦复朝奉]轻视
(1) 小看或讨厌
大学的文科院系轻视师范教育
(2) 不认真看待
他轻视通讯往来
[送倪敦复朝奉]胸怀
胸襟
隐中胸怀。——《聊斋志异·促织》
[送倪敦复朝奉]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送倪敦复朝奉]近器
(1).谓才识浅陋平庸的人。《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使 让 生在 唐 虞 ,则 元 凯 之次;运值 仲尼 ,则 颜冉 之亚,岂徒俗之凡偶近器而已者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庸才近器,犹不能开学之奥治。”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八:“先 文康公 知 汝州 日, 段宝臣 为教官, 富季申 为 鲁山 主簿,而 陈去非 以太学録持服来寓,先公语人曰:‘是三子者,非凡偶近器也。’”
(2).用于近战的武器。《军语·军器军语》:“近器:彼此衝突互相击刺之器,如枪、刺刀、剑、长矛等类是也。”
[送倪敦复朝奉]沧海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送倪敦复朝奉]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宋代,宋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