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作者:杨牢 朝代:唐代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原文
剑外书来日,惊忙自折封。
丹青得山水,强健慰心胸。
事少胜诸郡,江回见几重。
宁悲久作别,且似一相逢。
诗合焚香咏,愁应赖酒浓。
庾楼寒更忆,肠断雪千峰。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诗词问答
问:《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的作者是谁?答:杨牢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杨牢的名句有哪些?答:杨牢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 书法图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64-4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参考注释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剑外
(1).指 四川 剑阁 以南地区。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剑 外忽传收 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宋 王銍 《补侍儿小名录》:“自 禄山 之乱,父仓皇 剑 外,母 程氏 乃流落 襄阳 。” 清 钱谦益 《济上逢嘉禾项仲展》诗:“ 剑 外官人君若此,山头廷尉我何如!”
(2).泛指 蜀 地。 清 龚自珍 《秋心》诗之二:“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 湘 南 剑 外民。”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来日
(1) 将来的日子;未来
来日方长
(2) 第二天
来日早朝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惊忙
犹言惊慌急忙。 唐 白居易 《论重考试进士事宜状》:“昨重试之日,书策不容一字,木烛只许两条。迫促惊忙,幸皆成就。”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十:“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强健
1.亦作"强健"。 2.强壮健康。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心胸
犹[心中],[内心]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江回
亦作“ 江回 ”。1.谓江势曲折回环。 唐 宋之问 《下桂江县黎壁》诗:“江回云壁转,天小雾峰攒。” 唐 白居易 《望江州》诗:“ 江 迴望见双华表,知是 潯阳 西郭门。”
(2).指江潮回落。 唐 张叔卿 《空灵岸》诗:“寒尽鸿先去,江迴客未归。”
见“ 江迴 ”。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见几
谓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语本《易·繫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上》:“﹝ 范蠡 ﹞乃又移书同志,诵王之短,而示己之见几。” 明 沉宸荃 《谒梅子真祠》诗:“明哲早见几,冥鸿避矰弋。”《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 穆王 笑曰:‘ 陈 惧我讨罪,是以乞附,可谓见几之士矣。’”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作别
分手;告别
彼与此世界作别。——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焚香
(1) 烧香
焚香拜佛
(2) 点燃香支
焚香祷告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庾楼
(1).楼名。一名 庾公楼 ,在 江西 九江 。传说为 晋 庾亮 镇 江州 时所建,不足信。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四:“楼正对 庐山 之 双剑峯 ,北临 大江 ,气象雄丽…… 庾亮 尝为 江 荆 豫 州刺史,其实则治 武昌 。若 武昌 南楼 名 庾楼 ,犹有理,今 江州 治所,在 晋 特 柴桑县 之 湓口关 耳,此楼附会甚明。” 唐 白居易 《庾楼晓望》诗:“三百年来 庾楼 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2).泛指楼阁。 明 高明 《琵琶记·中秋望月》:“真珠帘捲, 庾楼 无限佳兴。”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寒更
(1).寒夜的更点。 唐 骆宾王 《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 元 王恽 《秋夜》诗:“鐘鼓寒更永,乾坤夜色苍。” 清 陈维崧 《高山流水·即席别吴门诸子偕园次返梁溪并呈伯成先生》词:“枫桥下,几船夜火,一派寒更。”
(2).借指寒夜。 唐 温庭筠 《宿辉公精舍》诗:“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唐 秦韬玉 《长安书怀》诗:“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寒更漏永睡稠穋,魂梦将心处处游。”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肠断
喻非常悲痛
唐代,杨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