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羊二桥】作者:李胜原 朝代:明代
[过羊二桥]过羊二桥原文
突兀此溪亭,伊谁博济心。
野禽时送语,绿树昼交阴。
流水有深浅,青山无古今。
我来成小憩,秋气净烦襟。
[过羊二桥]诗词问答
问:过羊二桥的作者是谁?答:李胜原
问:过羊二桥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过羊二桥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胜原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胜原
[过羊二桥]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
[过羊二桥]参考注释
[过羊二桥]突兀
(1) 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然突兀。——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过羊二桥]溪亭
临溪水的亭子。 唐 张祜 《题上饶亭》诗:“溪亭拂一琴,促軫坐披衿。” 宋 李清照 《如梦令》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过羊二桥]伊谁
谁,何人。《诗·小雅·何人斯》:“伊谁云从?维暴之云。”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三折:“你道是 杨和尚 破天阵吃了些亏,却不道救 铜臺 是靠着伊谁。” 清 黄景仁 《中秋夜雨》诗:“伊谁 天柱 追嬉遨,有客 钟陵 去飘忽。”
[过羊二桥]博济
广泛救助。《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始自三皇,爰暨 唐 虞 ,咸以博济加於天下。” 清 吴敏树 《与杨性农书》:“若夫君子将用其所学,以博济一世之人,则必曰:请之而后告也,求之而后与也,道未有不出於是者矣。”
[过羊二桥]野禽
(1).指野生的鸟。 汉 路乔如 《鹤赋》:“故知野禽野性,未脱笼樊。” 清 陈炳 《寻马山人不遇》诗:“曲径吠寒犬,短篱鸣野禽。”
(2).泛指野生的鸟兽。《汉书·蒯通传》:“语曰:‘野禽殫,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裴彖飞 诗渐倾於政事,盖知革命将兴,不期而感,犹野禽之识地震也。”
[过羊二桥]送语
传话。《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 方六一 託着 董昌 名头,传言送语,假效殷勤。”
[过羊二桥]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过羊二桥]深浅
(1) 指水的深度
水很浑浊,无法看清这条河的深浅
(2) 比喻言语、行为的分寸
说话不知深浅
(3) 浓或淡
颜色深浅各异的布料摆在柜台上
[过羊二桥]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过羊二桥]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过羊二桥]来成
谓前来成就。语出《诗·大雅·凫鹥》:“公尸燕饮,福禄来成。” 马瑞辰 通释:“四章‘福禄来崇’,《传》:‘崇,重也。’来成,犹言来崇,成亦重也。” 宋 曾巩 《太平州与本路转运状》:“享神明之协相,具福禄之来成。”《宋史·乐志七》:“卒事而彻,福禄来成。”
[过羊二桥]小憩
亦作“ 小憇 ”。短暂休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清 王士禛 《娑罗坪》诗:“小憩 娑罗坪 ,手扶娑罗树。” 清 李静山 《增补都门杂咏·十刹海》:“柳塘莲浦路迢迢,小憩浑然溽暑消。”《花城》1981年第5期:“我想靠着马背小憇一会,我实在太疲劳了。”
[过羊二桥]秋气
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吕氏春秋·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一:“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七:“秋气萧条 宋玉 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
[过羊二桥]烦襟
烦闷的心怀。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元 韦居安 《摸鱼儿》词:“垂钓饵,趁春水生时,賸有桃花鱖,烦襟浄洗。” 清 方文 《汤君谟读书敬亭寄此》诗:“何时就清盥,一洗烦襟开。”
明代,李胜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