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过临平】_张良臣 | 宋代

【过临平】作者:张良臣 朝代:宋代

[过临平]过临平原文

儿时曾忆此登临,细说穷途有述征。
四十九年蘧伯玉,月明人静过临平。

[过临平]诗词问答

问:过临平的作者是谁?答:张良臣
问:过临平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良臣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良臣

[过临平]张良臣过临平 书法图

【过临平】_张良臣 | 宋代
过临平书法作品

[过临平]参考注释

[过临平]儿时

童年

谈及儿时故乡的景物,如在眼前

[过临平]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过临平]细说

(1) 详细地解说、述说

这件事今天来不及细说了

(2) 也说[细谈]

(3) 指谗言;小人之言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史记·项羽本纪》

[过临平]穷途

路已走到尽头,比喻处境艰危

[过临平]十九

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唐 韩愈 《平淮西碑文》:“凡 蔡 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 曹靖华 《飞花集·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过临平]蘧伯玉

春秋 时 卫国 人,名 瑗 。相传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是一个求进甚急并善于改过的贤大夫。见《淮南子·原道训》。《论语·宪问》:“ 蘧伯玉 使人於 孔子 。 孔子 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孔子家语·弟子行》:“外宽而内正,自极於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终,盖 蘧伯玉 之行也。”

[过临平]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过临平]过临

前往拜望。《汉书·叙传上》:“ 赵飞燕 为皇后, 伯 遂称篤。久之,上出过临候 伯 , 伯 惶恐,起眡事。”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过临有幸破氛雾,奋厉方欣入陶冶。” 明 俞贞木 《太常高先生与仆别久矣勉用韵以写我心》诗:“赖有同里士,乘间每过临。”

,

【过临平】_张良臣 | 宋代
  • 【村居书事二首】_陆游 | 宋代
  • 【村居书事二首】_陆游 | 宋代 >> 【村居书事二首】_陆游 | 宋代...

    【过临平】_张良臣 | 宋代
  • 【紫薇花】_陶弼 | 宋代
  • 【紫薇花】_陶弼 | 宋代 >> 【紫薇花】_陶弼 | 宋代...

    【过临平】_张良臣 | 宋代
  • 【石夫人挽词】_陈渊 | 宋代
  • 【石夫人挽词】_陈渊 | 宋代 >> 【石夫人挽词】_陈渊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