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百杜柳溪韵】_黄庚 | 宋代

【百杜柳溪韵】作者:黄庚 朝代:宋代

[百杜柳溪韵]百杜柳溪韵原文

安贫乐道岂卑微,肯羡黄金带古围。
爵列三公今却有,齿逾七袠古来稀。
满头霜雪客怀老,过眼烟云人是非。
皎皎驹在空谷,好贤谁复咏缁衣。

[百杜柳溪韵]诗词问答

问:百杜柳溪韵的作者是谁?答:黄庚
问:百杜柳溪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庚

[百杜柳溪韵]参考注释

[百杜柳溪韵]安贫乐道

安于清贫的生活,乐于自己的信仰

[百杜柳溪韵]卑微

(1) 地位低下而渺小

出身卑微的人

(2) 衰微

王室卑微

[百杜柳溪韵]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百杜柳溪韵]爵列

即爵位。《礼记·表记》:“其赏罸用爵列,亲而不尊。”《管子·四时》:“一政曰,论幼孤,舍有罪。二政曰,赋爵列,授禄位。” 尹知章 注:“列,次也。”《韩诗外传》卷三:“颁其爵列、等级、田畴,以赏羣臣。” 宋 曾巩 《代皇子延安郡王谢皇太后表》:“詎意仁恩,更崇命秩;抗等威於元宰,躋爵列於真王。”参见“ 爵位 ”。

[百杜柳溪韵]三公

(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

(3).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

(4).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见《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5).星名。《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张守节 正义:“三公三星在北斗杓东,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并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变出阴阳,主佐机务。”《晋书·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百杜柳溪韵]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百杜柳溪韵]雪客

(1).雪中来客。 唐 李洞 《宿叶公棋阁》诗:“挑灯雪客栖寒店,供茗溪僧爇废巢。”

(2).鹭鸶的代称。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五客图》:“鷺鷥曰雪客。”

[百杜柳溪韵]过眼烟云

同“ 过眼云烟 ”。 宋 王十朋 《县学别同舍》诗:“伴人灯火情犹在,过眼烟云事已非。” 清 朱彝尊 《和曹先生韵送高还里》:“过眼烟云书万卷,开襟辞藻赋《三都》。”《人民文学》1981年第6期:“那些异国风光,热情的款待,已如过眼烟云,渐渐地淡忘了。”亦作“ 过眼烟云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烟云’。”

见“ 过眼烟云 ”。

[百杜柳溪韵]是非

(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百杜柳溪韵]皎皎

(1).洁白貌;清白貌。《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三国 魏 曹植 《蝉赋》:“皎皎贞素,侔 夷 节兮。帝臣是戴,尚其洁兮。” 宋 曾巩 《明妃曲》之一:“喧喧杂虏方满眼,皎皎丹心欲语谁?” 明 杨珽 《龙膏记·邪萌》:“美目娟娟,涵着一泓秋水;芳颜皎皎,带着几度清风。” 郭沫若 《满江红·赞南京路上好八连》词:“不染纤尘, 南京路 八连皎皎。尽教你,染缸多大,糖衣多巧。”

(2).明亮貌。《楚辞·远游》:“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敦煌曲子词·菩萨蛮》:“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綺罗光,轻轻云粉粧。” 明 许潮 《南楼月》曲:“皎皎银蟾如昼,看扶疎丹桂,影落金甌。” 闻一多 《晴朝》诗:“皎皎的白日啊!将照遍了朱楼底四面。”

(3).明白貌;分明貌。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不为皎皎之细行,不治察察之小廉。”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六:“单牀寤皎皎,瘦卧心兢兢。” 宋 曾巩 《祭王平甫文》:“何堂堂而山立,忽泯泯而颷驰。讣皎皎而犹疑,泪汍汍而莫制。”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羽》:“写难状之景,了了目前;含不尽之意,皎皎言外。”

[百杜柳溪韵]空谷

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孔颖达 疏:“贤者隐居,必当潜处山谷。”《晋书·龚玄之传》:“夫哲王御世,必搜扬幽隐。故空谷流縶维之咏,丘园旅束帛之观。” 宋 苏轼 《谪居三适·夜卧濯足》诗:“今我逃空谷,孤城啸鵂鶹。” 郑泽 《佩忍初来长沙游麓山即席奉赠》诗:“幽兰散芬芳,搴为空谷酬。”

[百杜柳溪韵]缁衣

(1).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诗·郑风·缁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毛 传:“緇,黑也,卿士听朝之正服也。”

(2).泛指黑色衣服。《列子·说符》:“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3).《诗·郑风》篇名。《诗序》谓系赞美 郑武公 父子之诗;一说为赞美 武公 好贤之诗。《礼记·缁衣》:“子曰:‘好贤如《緇衣》,恶恶如《巷伯》。’” 郑玄 注:“《緇衣》《巷伯》皆《诗》篇名也……此衣緇衣者贤者也。” 唐 陆贽 《张延赏中书侍郎平章事制》:“式慰《甘棠》之思,且继《緇衣》之美。”

(4).僧尼的服装。 唐 韦应物 《秋景诣琅琊精舍》诗:“悟言緇衣子,萧洒中林行。”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香山寺猴》:“多羣猴,至相呼沿掛簷楹之上……又常污僧緇衣。”《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勘破三春景不长,緇衣顿改昔年妆。” 郭沫若 《孔雀胆》第四幕:“桥上走出一位以黑纱蒙面的僧人,身着缁衣,手敲金钟,口念‘南无 阿弥陀佛 ’。”

(5).引申指佛教。 唐 沉亚之 《送洪逊师序》:“自佛行中国已来,国人为緇衣之学多,几与儒等。” 宋 苏轼 《与谢民师推官书》之一:“某啟,衰病枯槁,百念已忘,緇衣之心,尚餘此耳。” 清 方文 《庐山诗》之三一:“ 欧公 闢浮屠,晚乃好緇衣。”

(6).借指僧人。 唐 刘商 《题禅居废寺》诗:“凋残精舍在,连步访緇衣。”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丞相是当朝黄阁,小尼是出世緇衣。”

,

  • 【次韵林梅卿尚书新塘之什】_黄公度 | 宋代
  • 【次韵林梅卿尚书新塘之什】_黄公度 | 宋代 >> 【次韵林梅卿尚书新塘之什】_黄公度 | 宋代...

  •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_佚名 | 宋代
  •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_佚名 | 宋代 >>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_佚名 | 宋代...

  • 【陈推官幽居十咏彭蠡归舟】_王炎 | 宋代
  • 【陈推官幽居十咏彭蠡归舟】_王炎 | 宋代 >> 【陈推官幽居十咏彭蠡归舟】_王炎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