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囊山觉初长老】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哭囊山觉初长老]哭囊山觉初长老原文
雪峰寺里曾相识,面皱颧高五十馀。
削发入山参最久,白头出世瘦如初。
觉心不共真身坏,遗偈犹能战手书。
何必塔铭并语录,吾诗自可表幽墟。
[哭囊山觉初长老]诗词问答
问:哭囊山觉初长老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哭囊山觉初长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
[哭囊山觉初长老]刘克庄哭囊山觉初长老 书法图
哭囊山觉初长老书法作品
[哭囊山觉初长老]参考注释
[哭囊山觉初长老]雪峰
积雪的山峰。 唐 杜甫 《出郭》诗:“远烟盐井上,斜景雪峰西。” 元 袁桷 《上京杂咏》之六:“天锡清凉国,晴霞绽雪峰。”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我跟他们一道走到外面,望着那灿烂的雪峰和羊群。”
[哭囊山觉初长老]相识
(1) 互相认识
素不相识
(2) 指彼此认识的人
[哭囊山觉初长老]削发
剃去头发,指出家为僧尼
[哭囊山觉初长老]入山
(1).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
(2).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 《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许杰 《<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会里,也并不想出世,也不想入山。”
[哭囊山觉初长老]白头
(1) 白头发,多指年老
少白头
白头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头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儿)
白头材料
[哭囊山觉初长老]出世
(1) 人的出生
偶有真正伟大的诗人出世
(2) 问世;产生
《何典》的出世,至少也该有四十七年了。——鲁迅《〈何典〉题记》
(3) 超脱人世束缚。佛教用语,佛教徒以人世为俗世,故称脱离人世束缚为出世
出世思想
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全祖望《梅花岭记》
(4) 高出人世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毛 * 《念奴娇·昆仑》
[哭囊山觉初长老]如初
跟原来一样
地震过后,房子完好如初
[哭囊山觉初长老]觉心
佛教语。谓能去迷悟道的心。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尊生》:“能照见其妄,而斩断念头,禪家谓之觉心。”
[哭囊山觉初长老]不共
(1).不恭。共,“ 恭 ”的古字。《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公卑 杞 , 杞 不共也。” 杜预 注:“共音恭,本亦作恭。”《管子·四称》:“不与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共,不友善士。” 明 刘基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抑小民之失其所,而祭祀之不共歟,何上天降鉴之若是也。”
(2).不具备。《国语·鲁语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 韦昭 注:“共,具也。”
(1).不与,不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共你摇嘴掉舌,不共你鬦争鬦合。”
(2).不同。 宋 孙光宪 《上行杯》词:“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哭囊山觉初长老]真身
神仙或佛祖的本体、正身(迷信)
[哭囊山觉初长老]手书
(1) 亲笔写的信
密以手书相晓
(2) 亲笔书写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笔迹
有识其手书者
[哭囊山觉初长老]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哭囊山觉初长老]语录
言论的记录或摘录
[哭囊山觉初长老]自可
(1).本来可以;自然可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太丘 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宋 叶适 《寄吕巽伯换酒亭》诗:“ 瑯琊 初址未完牢,犹倚虚名用我曹。自可全将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2).犹自许。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为人魁伟沉塞,以武勇游仕 许 汴 之间,寡言自可,不与人交,众推以为鉅人长者。”
[哭囊山觉初长老]幽墟
(1).指边远之地。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 元父 者,九州之穷也,先代之幽墟者也。”墟,一本作“ 虚 ”。《文选·曹植<七启>》:“驾超野之駟,乘追风之舆,经迥漠,出幽墟,入乎泱漭之野。” 张铣 注:“迥漠、幽墟皆远方之地。”
(2).指坟墓。 宋 秦观 《永寿县君挽词》:“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 清 方苞 《张朴村墓志铭》:“归幽墟,宜乐康。”
刘克庄,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