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圃】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治圃]治圃原文
爽风驱片云,高空收急雨。
飒然衣袂凉,徘徊不知暑。
几馀罢吟拈,缓步看治圃。
圃师虽鄙言,其言乃可取。
曰予学灌园,颇亦历年所。
手足为胼胝,腰支常伛偻。
寒汲泉底冰,热耨陇头土。
夙兴而夜寐,力作良辛苦。
然余有所幸,赋质本椎鲁。
既不识诗书,讵复谙工贾。
利鲜害亦稀,老此不能去。
[治圃]诗词问答
问:治圃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治圃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治圃]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五
[治圃]参考注释
[治圃]爽风
方言。通风。 周立波 《艾嫂子》:“这里很爽风,又朝阳。”
[治圃]片云
极少的云。 南朝 梁简文帝 《浮云诗》:“可怜片云生,暂重復还轻。” 唐 杜甫 《野老》诗:“长路关心悲 剑阁 ,片云何事傍琴臺。” 清 王夫之 《咏怀次韵》之二:“雷声偶逐片云起,轻碧无劳过雨凝。”
[治圃]高空
对流层下部以上的大气区域,虽然没有明确的下限,但一般指等压面在850毫巴以上的气层
[治圃]飒然
(1) 形容风吹时沙沙作响
有风飒然而至
(2) 爽利的样子
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治圃]衣袂
(1).衣袖。《周礼·春官·司服》“齐服有玄端素端” 汉 郑玄 注:“士之衣袂,皆二尺二寸。”
(2).借指衣衫。 宋 刘过 《贺新郎》词:“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藉。”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八:“一个穿着水白衣袂的人影,模糊地在东边的葡萄架底下一闪,便又不见了。”
[治圃]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治圃]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治圃]缓步
慢步,步伐舒徐
他缓步穿过一条田间小路
[治圃]鄙言
(1).俚俗的言词。《汉书·司马迁传赞》“辨而不华,质而不俚”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言虽质,犹不如閭里之鄙言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太真 终日无鄙言。” 宋 叶适 《与戴少望书》:“鄙言可听,不可忽!”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时窃佛传,杂以鄙言。”
(2).谦称自己的言辞。《后汉书·马援传》:“凡人为贵,当思可贱,如卿等欲不可復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 鲁迅 《热风·儿歌的“反动”》:“ 胡先生 夙擅改削,当不以鄙言为河汉也。”
[治圃]可取
(1) 可以选用、取用
老张的为人确有可取之处
(2) 指切合实际的、谨慎的和有利的
这样做是可取的
(3) 值得赞许或学习
他后半生的写作确有可取之处
[治圃]灌园
(1).浇灌园圃。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故身率妻子,勠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你可会灌园么?” 许地山 《空山灵雨·落花生》:“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2).从事田园劳动。后谓退隐家居。《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是以 孙叔敖 三去相而不悔, 於陵子仲 辞三公为人灌园。” 三国 魏 阮籍 《辞蒋太尉辟命奏记》:“ 仲子 守志, 楚王 不夺其灌园。”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八:“灌园何其鄙,皎皎 於陵 中。” 明 唐顺之 《村居》诗之一:“偶然灌园兴,不是学 於陵 。”
[治圃]历年
(1) 历法上的年
(2) 过去多少年
历年的积累
[治圃]手足
(1) 指兄弟
亲如手足
(2) 指举动、动作
手足无措
(3) 指党羽,爪牙
广有手足
(4) 手和脚
[治圃]胼胝
皮肤等的异常变硬和增厚
手足胼胝
[治圃]腰支
见“ 腰肢 ”。
[治圃]伛偻
腰背弯曲
子求行年五十有四,而病伛偻。——《淮南子·精神训》
[治圃]陇头
(1). 陇山 。借指边塞。 南朝 宋 陆凯 《赠范晔诗》:“折花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宋 苏轼 《行香子》词:“别来相忆,知有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 陇头 云。” 明 徐祯卿 《送士选侍御》诗:“胡天飞尽 陇头 云,惟见 居庸 暮山紫。” 郭沫若 《迎春》诗:“ 陇头 明瑞雪,天下扇东风。”
(2). 汉 乐府名。《乐府诗集·横吹曲辞》 郭茂倩 题解引《乐府解题》:“ 汉 横吹曲,二十八解, 李延年 造。 魏 晋 以来,唯传十曲:一曰《黄鵠》,二曰《陇头》。”
[治圃]夙兴
早起。《礼记·昏义》:“夙兴、妇沐浴以俟见。” 孙希旦 集解:“夙,早也,谓昏明日之早晨也。兴,起也。”《汉书·武帝纪》:“今朕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未知所济。” 颜师古 注:“夙兴,早起也。” 清 方文 《潜山道中》诗:“策蹇愁荒道,闻鷄戒夙兴。”
[治圃]力作
(1) 努力劳作
耕田力作
(2) 精心完成的作品
这个剧本是他晚年的力作
[治圃]辛苦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
辛苦遭逢。——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治圃]有所
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例句: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治圃]赋质
天赋资质。 明 宋濂 《赠梁建中序》:“余也赋质凡庸,有志弗强。” 明 高攀龙 《<朱子节要>序》:“学者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故赋质各别,成德亦殊。” 明 冯梦龙 《<石点头>序》:“且夫天生万物,赋质虽判,受气无别。”
[治圃]椎鲁
愚钝,鲁钝。 宋 苏轼 《六国论》:“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 杨树达 《<积微居金文说>自序》:“余受性椎鲁,不自揣量,妄欲用 王氏 校书之法治彝铭。”
[治圃]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治圃]诗书
(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治圃]工贾
(1).制造物品兼出售成品的手工业者。《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在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
(2).手工业和商业。《北史·阳固传》:“贵农桑,贱工贾。”
[治圃]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