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高】作者:汪廷讷 朝代:明代
[节节高]节节高原文
闻言喜不胜。感芳卿只道。
石崇侍妾环围盛谁知。名不称。
貌可憎。妆非靘恰便似。
夜遭魑魅相缠定。命凉张帅难称庆。
合:久别归来好合欢。须拚颓玉将樽罄。
[节节高]诗词问答
问:节节高的作者是谁?答:汪廷讷
问:节节高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汪廷讷的名句有哪些?答:汪廷讷
[节节高]注释
1. 出处:六十种曲 狮吼记 第七出
[节节高]参考注释
[节节高]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节节高]芳卿
旧时对女子的昵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谢芳卿不见责。” 明 杨基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之五:“芙蓉一树金塘外,只有芳卿独自看。”《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双空手,羞见芳卿,故此这几日不敢进院。”
[节节高]只道
只说;只以为。 宋 杨万里 《秋雨叹》诗:“居人只道秋霖苦,不道行人坭更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料那人争知我,如今病未愈,只道把他孤负。”《水浒传》第二三回:“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径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躲灾避难。”
[节节高]侍妾
姬妾;小妻。《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宋 洪迈 《夷坚甲志·玉津之道士》:“明日,小道士復至,未及坐,闻侍妾免乳,亟入视之,生一男。” 元 施惠 《幽闺记·少不知愁》:“花朝月夕,丫鬟侍妾随,好景须欢会,四时不负佳致。” 夏衍 《残忍的根源》:“ 英 籍法官问到为什么要杀死那个侍妾的时候,犯妇回答:‘她是一个 妲己 。’”
[节节高]不称
(1).不相称;不相副。《诗·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郑玄 笺:“不称者,言德薄而服尊。”《史记·文帝本纪》:“﹝ 孝文皇帝 ﹞德厚侔天地……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 孝文皇帝 庙为昭德之舞。” 晋 陆机 《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只怕小生才能浅薄,不称将军任使,岂敢推辞。”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之二:“十载画 瀟湘 ,不称 瀟湘 月。”
(2).不胜任;不称职。《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括 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汉书·宣帝纪》:“此朕之不明,吏之不称,四方黎民将何仰哉!”《金史·章宗纪四》:“近制以镇静而知大体为称职,苛细而闇於大体为不称。”
(1).不显扬。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歷选列辟,以迄於 秦 ……纷纶威蕤,湮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盖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没世而名不称。”
(2).不称道。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今足下不称 楚王 之德厚,而盛推 云梦 以为高……窃为足下不取也。”
(3).不名;不叫做。《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节节高]可憎
令人厌恶憎恨
可憎的敌人还是向战士们接近
[节节高]恰便似
正好像。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他每见絃管声中巡玉輦,恰便似斗牛星畔盼浮槎。” 明 黄祖儒 《醉花荫·元夜》套曲:“望千门火树齐,恰便似一天云汉昭回。”
[节节高]魑魅
(1).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亦泛指鬼怪。《汉书·王莽传中》:“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颜师古 注:“魑,山神也。魅,老物精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捎魑魅,斮獝狂。” 薛综 注:“魑魅,山泽之神。” 唐 卢纶 《割飞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燁燁,魑魅须藏怪须慑。”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生狞面目骄横色,如睹魑魅逢山臊。”
(2).常喻指坏人或 * 势力。 明 徐复祚 《投梭记·获丑》:“暗想朝廷上白日昏,妖氛魑魅公然奋。” 庐隐 《或人的悲哀》:“他们不用镜子,照他们魑魅的怪状。”
(3).指荒凉、边远的地区。语本《左传·文公十八年》:“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宋 苏轼 《到常州谢表》之一:“已分没身,寄残骸於魑魅;敢期择地,收暮景於桑榆。”参见“ 螭魅 ”。
[节节高]称庆
道贺。《北史·循吏传·魏德深》:“歌呼满道,互相称庆。” 唐 李商隐 《赠孙绮新及第》诗:“ 长乐 遥听 上苑 鐘,綵衣称庆桂香浓。”
[节节高]久别
长时间地分离
久别胜新欢
[节节高]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节节高]好合
(1).情投意合。《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郑玄 笺:“好合,志意合也。合者,如鼓瑟琴之声相应和也。”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畴昔之游,好合 * 。”
(2).指和好。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夫两主好合,内外交通,天下安寧。”
(3).指男女结合。 唐 陈鸿 《长恨歌传》:“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堕下界,且结后缘。或为天,或为人,决再相见,好合如旧。”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王侃》:“但好合以来,家赖之以富,子赖之以育,妹赖之以适君子,其有造於我 王 氏者亦大矣。”
[节节高]颓玉
形容醉后的体态,如玉山倾颓。亦用为对醉人的美称。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诗:“满巵那可灌,頽玉不胜扶。” 宋 范仲淹 《赠张先生》诗:“朱絃冉冉奏,金醴迟迟倾。相劝 綺季 徒,頽玉信纵横。” 清 陈维崧 《解语花·咏美人捧觞和王元美韵》词:“軃烟鬟,縹色杯轻,帐里围頽玉。”参见“ 玉山倒 ”。
明代,汪廷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