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除夕)】作者:孙惟信 朝代:宋代
[水龙吟(除夕)]水龙吟(除夕)原文
小童教写桃符,道人还了常年例。
神前灶下,祓除清净,献花酌水。
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
但吟诗写字,分数上面,略精进、尽足矣。
饮量添教不醉。
好时节、逢场作戏。
驱傩爆竹,软饧酥豆,通宵不睡。
四海皆兄弟,阿鹊也、同添一岁。
愿家家户户,和和顺顺,乐升平世。
[水龙吟(除夕)]诗词问答
问:水龙吟(除夕)的作者是谁?答:孙惟信
问:水龙吟(除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水龙吟(除夕)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孙惟信的名句有哪些?答:孙惟信
[水龙吟(除夕)]参考注释
[水龙吟(除夕)]小童
幼童
使小童持斧。——宋· 苏轼《石钟山记》
[水龙吟(除夕)]桃符
(1) 古时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写着门神名字,用于避邪的桃木板。后在其上贴春联
(2) 借代春联
[水龙吟(除夕)]道人
(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水龙吟(除夕)]常年
一般的年份
这儿小麦常年亩产五百斤
[水龙吟(除夕)]祓除
(1).除灾去邪之祭。《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 郑玄 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贾公彦 疏:“一月有三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刘昭 注:“《韩诗》曰:‘ 郑国 之俗,三月上巳,之 溱 洧 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 唐 韩愈 《论佛骨表》:“古之诸侯,行弔於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过弔。”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赵 府上请道士祓除缢鬼,费用由 阿Q 负担。”
(2).清除;消除。 李大钊 《战争与人口问题》:“欲有以救之,惟在祓除此等根性。”
(3).使纯洁。《国语·周语上》:“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 韦昭 注:“祓,犹拂也。”《国语·周语上》:“祓除其心,精也。” 韦昭 注:“精,洁也。”
[水龙吟(除夕)]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水龙吟(除夕)]献花
把鲜花送给亲爱或敬爱的人或献给贵宾
[水龙吟(除夕)]酌水
(1).用“酌贪泉”之典。谓磨砺节操。《晋书·良吏传论》:“ 邓攸 赢粮以述职, 吴隐 酌水以厉清, 晋 代良能,此焉为最。”
(2).《隋书·循吏传·赵轨》:“徵 轨 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 轨 受而饮之。”故《隋书·循吏传论》曰:“ 赵轨 秩满,酌水饯离,清矣!”后遂用“酌水”表示对居官清廉者的赞语。 唐 贾岛 《送郑少府》诗:“夕阳行带月,酌水少留君。”
[水龙吟(除夕)]祷告
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水龙吟(除夕)]些儿
(1).小貌。 唐 吕岩 《三字诀》诗:“些儿法,合大道。”
(2).少许,一点儿。 宋 陈亮 《祝英台近·九月一日寿俞德载》词:“世间万寳都成,些儿无欠,只待与黄花为地。”《西游记》第六三回:“水里本事,我略有些儿。” 清 纳兰性德 《临江仙》词之七:“带得些儿前夜雪,冻云一树垂垂。” 茅盾 《子夜》十五:“本来我万事都耐着些儿,现在可不能再马虎!”
(3).片刻,一会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些儿来迟,已成不救,定应一命见阎王。”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二折:“如今将学生放假三日,且在书房中独坐些儿。”
[水龙吟(除夕)]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水龙吟(除夕)]求名求利
(1) 追求名利
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宋· 孙惟信《水龙呤·除夕》
(2) 亦作[求名夺利]
[水龙吟(除夕)]吟诗
(1).作诗。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 苏軾 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 清 杜濬 《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
(2).吟诵诗歌。 茅盾 《子夜》九:“吟诗的 杜新箨 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 巴金 《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水龙吟(除夕)]写字
(1).书写文字,题字。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賚尔大砚一面,纸笔副之,可以临文写字,对真受言。” 唐 高骈 《寄鄠杜李遂良处士》诗:“池边写字师前辈,座右题铭律后生。” 宋 文同 《可笑口号》之三:“可笑此公何太惑,读书写字到三更。” 赵树理 《金字》:“一天,镇长交给我一卷缎子和一包泥金,要我替他写字。”
(2). 明 代职司抄写的低级官员。 明 王琼 《双溪杂记》:“以此有不待缺而陞者,如……医士出身陞至太医院使,写字出身,在内阁书办,陞至编脩。”
[水龙吟(除夕)]分数
(1) 用一个式子被另一式子除表示出的商
(2) 评定成绩或胜负时所记的分儿的数字
(3) 中等或高等学校授予优秀生的学分、学衔或奖励
[水龙吟(除夕)]上面
(1) 位置较高的地方
楼上面的房间
(2) 上级
这个政策是上面硬性规定的
(3) 方面
在这上面,他一向是很有分寸的
(4) 在表面
它上面没有一个记号
(5) 在其前面的
上面所举的例子
[水龙吟(除夕)]精进
在某方面一心进取
努力精进
[水龙吟(除夕)]尽足
满足。《西游记》第四二回:“我让你得些便宜,你还不知尽足,又来欺我!”
足以,足够。 钱南扬 《汉上宦文存·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以上所载,皆相夫要言,知此则尽足够用。” 赵朴初 《金楼曲·周总理逝世周年感赋》词:“人似川流花似海,天安门儘足覘民意。”
[水龙吟(除夕)]饮量
酒量。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下:“ 李侍读 仲容 魁梧善饮,两禁号为 李万回 。 真庙 饮量近臣无拟者,欲敌饮则召公。” 明 高启 《吴中亲旧远寄新酒》诗之二:“那知饮量新来减,不似江亭看妓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饮量无论宽窄,贵在能好。”
[水龙吟(除夕)]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水龙吟(除夕)]逢场作戏
原指卖艺人遇到合适的演出场地,就开场表演。后用作随俗应酬,凑热闹的意思
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宋· 苏轼《南柯子》
[水龙吟(除夕)]驱傩
旧时年终或立春时节驱鬼迎神赛会迷信活动
[水龙吟(除夕)]爆竹
古时用火烧竹,毕剥有声,火花迸裂,称为爆竹。今人用纸卷火药,点燃发响,也称爆竹,或称爆仗
[水龙吟(除夕)]通宵
通夜;整个夜晚
玩个通宵
[水龙吟(除夕)]阿鹊
象声词。喷嚏声。常用以表示背地里被人说及。 宋 辛弃疾 《谒金门·和陈提干》词:“因甚无箇阿鹊地?没工夫説里!” 宋 洪咨夔 《南乡子·德清舟中和老人韵》词:“阿鹊数归程,人倚低窗小画屏。”
[水龙吟(除夕)]家家户户
每一个家
[水龙吟(除夕)]和和
象声词。《五灯会元·马祖一禅师法嗣·中邑洪恩禅师》:“ 朗州 中邑 洪恩 禪师,每见僧来,拍口作和和声。 仰山 谢戒,师亦拍口作和和声。”
[水龙吟(除夕)]顺顺
驯服顺从貌。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三折:“他道今日是星日马直日,把一副鞍子来搭在门限上,那马便顺顺的伏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那些牛不敢违抝,顺顺被 寄儿 牵来一处拴着。”
[水龙吟(除夕)]升平
太平
升平之世
歌舞升平
孙惟信,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