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原文
洞房含窈窕,芸席足清嘉。
书史道腴味,林泉静致赊。
迎风听竹籁,过雨展蕉芽。
鼻观独深永,名言未可加。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诗词问答
问:《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七
2. 水精域之西一室萧然柳宗元所谓视之既静者于斯屋有会心焉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参考注释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洞房
(1) 深邃的内室
搬来搬去,也很费事,不如竟到你洞房里去弹罢。——《老残游记》
(2) 新婚夫妇的居室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窈窕
(1) 文静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诗·周南·关雎》
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艳城郭。
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2) 幽深的
窈窕以寻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清嘉
美好。 宋 柳永 《望海潮》词:“重湖迭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三折:“小生心胸豁畅,肺腑清嘉。” 清 方文 《送缪湘芷水部北上》诗:“美人为政自清嘉, 江县 新栽万树花。”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书史
(1).记事的史官。亦指掌文书等事的吏员。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穆王 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书史十人,记其所行之地。”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故 唐 人无不善书,远至边裔书史、里儒,莫不书字有法。”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萧资>序》:“閤门路铃 萧资 ,本书史也。”
(2).典籍,指经史一类书籍。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揆日粲书史,相都丽闻见。”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 刘奇 对 对方 道:‘贤弟如此美质,何不习些书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昌龄藏书》:“﹝ 昌龄 ﹞性耽书史,筑 谦益堂 ,丹铅万卷。”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道腴
(1).某种学说、主张的精髓。《文选·班固<答宾戏>》:“慎修所志,守尔天符,委命供己,味道之腴。” 李善 注:“ 项岱 曰:‘腴,道之美者也。’…… 桓谭 《答杨雄书》曰:‘ 子云 勤味道腴者也。’” 南朝 齐 王融 《为竟陵王与隐士刘虬书》:“玉烛登年,金商在律,炎凉始贸,动静惟安,勤味道腴,幸遵雅尚,岂不乐哉!” 唐 高彦休 《高阙史·薛氏子为左道所误》:“二子则延入宾位,雅谈奥论,深味道腴。” 清 姚鼐 《观飞来峰入灵隐寺》诗:“长生固非愿,遗物即道腴。”
(2).研讨玩味。 元 卢挚 《寄萧征君惟斗》诗:“道腴《德充符》,怡然有餘欢。”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林泉
(1).山林与泉石。《梁书·处士传·庾詵》:“经史百家无不该综,纬候书射,棊筭机巧,并一时之絶。而性记夷简,特爱林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此箇閤儿虽小,其间趣不让林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许浑》:“ 浑 乐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怀古,已见壮心。”
(2).指隐居之地。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张司马启》:“虽则放旷林泉,颇得閒居之趣。”《旧唐书·隐逸传·崔觐》:“为儒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夫妇林泉相对,以啸咏自娱。”《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我自今以后,纵然终老林泉,便算荣逾台阁。”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迎风
(1) 面对着风吹的方向
迎风飞翔
(2) 随着风吹去的方向
彩旗迎风招展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竹籁
(1).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 唐 贾岛 《夜集田卿宅》诗:“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籟残。”
(2).指笛声。 元 贡师泰 《过仙霞岭》诗:“竹籟笙凤鸣,藤雨渊珠滴。”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鼻观
鼻孔,也指嗅觉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深永
精深。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离骚》之致,深永为宗。”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周汝衡》:“凡 汝衡 至,诊病,立方多与众殊指,知斯道深永。”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名言
1.称说;描述。 2.著名的言论或话语。
[多稼轩十景诗·其四·静香屋]未可
不可
乾隆,多稼轩十景诗,清代,静香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