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作者:吴芾 朝代:宋代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原文
巧伪由来苦乱真,独持正论竦簪绅。
身心赢得为君子,学术宁将杀世人。
已向廷中伸此道,更来湖外济斯民。
愿言恢作经纶业,会有功名遇合辰。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诗词问答
问: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的作者是谁?答:吴芾
问: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芾的名句有哪些?答:吴芾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吴芾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 书法图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书法作品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参考注释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巧伪
虚伪不实。《庄子·盗跖》:“此夫 鲁国 之巧伪人 孔丘 非邪?”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在今气磊落,巧伪莫敢亲。”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今 * 之民非特智识未开也,退化之后,流于巧伪。”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乱真
仿造得很像,使人难辨真伪
以假乱真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持正
(1).持守公正。《史记·东越列传》:“ 繇王 不能矫其众持正。” 李大钊 《“五一”MayDay运动史》四:“检察官要求死刑,但陪审官很公平持正,判决 鲁非优 无罪。”
(2).操守正派。 唐 独孤及 《代书寄上李广州》诗:“推诚鱼鱉信,持正魑魅怛。”《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久欲与相公纳一侧室,一来为相公持正,不好妄言;一来未得其人,姑且隐忍。”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簪绅
犹簪带。 唐 颜师古 《奉和正日临朝》:“肃肃皆鵷鷺,济济盛簪绅。” 宋 范仲淹 《祭韩少傅文》:“子孙詵詵,礼乐簪绅。” 明 张居正 《答陈节推书》:“凡在簪绅,举同欣庆。”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身心
(1) 肉体和精神
身心健康
(2) 心思,精神
身心恍惚
(3) 指人的品德修养
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层己焉而不可得也。——清· 刘开《问说》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赢得
获得
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赢得独立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学术
有系统的专门学问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世人
世上的人;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宋· 周敦颐《爱莲说》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斯民
指老百姓。《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寇旱之餘,曾未朞岁,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巩 与斯民与蒙其幸!”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愿言
思念殷切貌。《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郑玄 笺:“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晋 谢混 《游西池诗》:“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宋 华岳 《早春即事》诗:“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 清 顾炎武 《江上》诗:“愿言随飞龙,一上 单于臺 。”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经纶
(1) 整理过的蚕丝
(2) 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大展经纶
满腹经纶
(3) 借指抱负与才干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遇合
指臣子逢到善用其才的君主。也指宾主相得甚欢;相遇而彼此投合
吴芾,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