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枢密挽诗二首】作者:高斯得 朝代:宋代
[陈枢密挽诗二首]陈枢密挽诗二首原文
直道终难恃,平生一险夷。
蛮溪憔悴日,公府笑谈时。
来识鲁山面,空看有道碑。
雉膏殊未食,付与宁馨儿。
[陈枢密挽诗二首]诗词问答
问:陈枢密挽诗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高斯得
问:陈枢密挽诗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高斯得的名句有哪些?答:高斯得
[陈枢密挽诗二首]高斯得陈枢密挽诗二首 书法图
陈枢密挽诗二首书法作品
[陈枢密挽诗二首]参考注释
[陈枢密挽诗二首]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 (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 (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 ,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张衡传》:“帝上 太行 ,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
(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礼记·杂记》:“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唐 吕岩 《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陈枢密挽诗二首]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陈枢密挽诗二首]险夷
(1).崎岖与平坦。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晡至 林虑山 ,横峙天西,如城壁相衔,争雄角鋭,泼黛凝青,而高下险夷不一。”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马鞍山》:“洞仅一斗室, 庞洞 颇深邃,悬崖陡絶,岂以两地险夷略肖二子心术?”
(2).艰难与顺利。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何以祝之,祝公之福,险夷不渝,保是宠禄。” 宋 苏轼 《父池赠太师追封温国公》:“躬蹈险夷之节,庶几 颜 閔 之行。” *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之一:“险夷不变应嚐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陈枢密挽诗二首]蛮溪
指南方的溪流。 宋 梅尧臣 《杜挺之赠端溪圆砚》诗:“案头蛮溪砚,其状若圆璧。”按,此指 广东 高要 之 端溪 。 明 区大相 《入罗滂水》诗:“潮响蛮溪合,林光瘴峒消。”
[陈枢密挽诗二首]憔悴
(1) 黄瘦;瘦损
憔悴孤虚。——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点憔悴
(3) 困顿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4) 烦恼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陈枢密挽诗二首]公府
古代官署名。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官署,属中央一级的机构
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陈枢密挽诗二首]笑谈
笑话;笑料
传为笑谈
[陈枢密挽诗二首]山面
山的南面。 五代 齐己 《题鹤鸣泉》诗:“喷开山面碧,飞落寺门寒。” 宋 苏轼 《初入庐山》诗之一“要识 庐山 面,他年是故人”自注:“山南,山面也。” 宋 赵葵 《行营杂录》:“﹝上﹞遂引羣公及内侍数人入一小殿。多有假山,甚高。山面有洞。上既入,乃復招羣公从行。”
[陈枢密挽诗二首]有道
(1) 有德有才或通达事理
(2) 指政治清明,有德政
就有道而正也。——清· 刘开《问说》
有道之士。——《吕氏春秋·察今》
[陈枢密挽诗二首]雉膏
肥美的野鸡肉。《易·鼎》:“雉膏不食。” 宋 黄庭坚 《赠惠洪》诗:“数面欣羊胛,论诗喜雉膏。”
[陈枢密挽诗二首]付与
拿出;交给:尽力完成时代~我们的使命。
[陈枢密挽诗二首]宁馨儿
原意是[这样的孩子],后来用来赞美孩子或子弟
何物老妪,生宁馨儿!——《晋书·王衍传》
宋代,高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