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作者:张述 朝代:宋代
[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原文
春花凝露草凝烟,讼简民淳屡有年。
每念旧山归未得,何妨于此醉林泉。
[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诗词问答
问:《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的作者是谁?答:张述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张述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述
[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参考注释
[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春花
(1).春天的花。 晋 陶潜 《赠长沙公》诗:“爰采春花,载警秋霜。” 南朝 宋 鲍照 《中兴歌》之七:“九月秋水清,三月春花滋。”参见“ 春花秋月 ”。
(2).青春年华;少壮之时。《文选·苏武<诗>之三》:“努力爱春花,莫忘欢乐时。” 李善 注:“喻少时。” 吕延济 注:“ 武 勗其妻善爱仪容,莫忘平生欢乐之时。”
(3).旧时宫廷中立春日以金银珠翠等造饰的座花,表示迎春。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前 明 正统 中,每岁立春, 顺天府 别造春牛春花进御前及 仁寿宫 ,凡三座。每座用金银珠翠等物,费钱九万餘。”
(4).春天开花。亦指春天开花的作物。《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发动妇女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困难》:“春花田塍田坎百分之八十的草没有铲。”参见“ 春花作物 ”。
[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凝露
(1).凝结的露珠。 汉 繁钦 《蕙咏》:“葩叶永彫悴,凝露不暇晞。” 晋 江逌 《咏秋》:“高风催节变,凝露督物化。” 北魏 萧综 《悲落叶》诗:“夕蕊杂凝露,朝花翻乱日。” 唐 冯宿 《鲛人卖绡赋》:“皓如凝露,纷若游雾。”
(2).凝聚成露。 晋 潘岳 《寡妇赋》:“天凝露以降霜兮,木落叶而陨枝。”
(3).凝结着露珠。 戴望舒 《山行》诗:“却似凝露的山花,我不禁地泪珠盈睫。”
[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凝烟
浓密的雾气。 南朝 宋 刘铄 《歌诗》:“凝烟汎城闕,凄风入轩房。” 唐太宗 《祀北岳恒山文》:“叠嶂参差,凝烟含翠,重冈纷糺,照日分红。” 殷夫 《给某君》诗:“漫着暮气凝烟的黄昏中,我们同踽踽于崎岖的街头。”
[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简民
怠惰之民。
[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有年
经过很多年
从业有年
业是有年。——明· 刘基《卖柑者言》
如是者亦有年。——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旧山
(1).故乡;故居。《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 吕延济 注:“谓枉曲船帆,来过旧居。” 唐 高适 《封丘作》诗:“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迴。” 唐 贾岛 《寄宋州田中丞》诗:“旧山期已久,门掩数畦蔬。”
(2).旧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皆未还 建鄴 旧山,旅葬 江陵 东郭。”按,《汉书·地理志下》“非独为奉山园”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黄图》谓陵冢为山。”
[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于此
(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
(2).如此。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
(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和唐刺史崔公壁间二绝·其二]林泉
(1).山林与泉石。《梁书·处士传·庾詵》:“经史百家无不该综,纬候书射,棊筭机巧,并一时之絶。而性记夷简,特爱林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此箇閤儿虽小,其间趣不让林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许浑》:“ 浑 乐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怀古,已见壮心。”
(2).指隐居之地。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张司马启》:“虽则放旷林泉,颇得閒居之趣。”《旧唐书·隐逸传·崔觐》:“为儒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夫妇林泉相对,以啸咏自娱。”《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我自今以后,纵然终老林泉,便算荣逾台阁。”
宋代,张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