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中遣意寄友人】作者:四锡 朝代:宋代
[郡中遣意寄友人]郡中遣意寄友人原文
谿云澹澹浪悠悠,十二州中最小州。
花落喜过流水寺,月明懒下看潮楼。
药栏梅润秋重换,棋局松阴夜不收。
吟寄故人如借问,钓鱼矶在海西头。
[郡中遣意寄友人]诗词问答
问:郡中遣意寄友人的作者是谁?答:四锡
问:郡中遣意寄友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四锡的名句有哪些?答:四锡
[郡中遣意寄友人]参考注释
[郡中遣意寄友人]澹澹
水波荡漾的样子
澹澹的湖面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郡中遣意寄友人]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郡中遣意寄友人]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郡中遣意寄友人]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郡中遣意寄友人]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郡中遣意寄友人]药栏
芍药之栏。泛指花栏。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竹斋》:“向岭分花径,随阶转药栏。” 唐 杜甫 《宾至》诗:“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出香闺数重,药栏花拥,盈盈莲步香尘动。”《儒林外史》第八回:“先人敝庐可蔽风雨;就是琴、罇、罏、几,药栏,花榭,都也还有几处,可以消遣。”一说,药、栏同义,指一物。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上:“今园廷中药栏,栏即药,药即栏,犹言围援,非花药之栏也。有不悟者,以为藤架蔬圃,堪作切对,是不知其由,乖之矣。”
[郡中遣意寄友人]梅润
谓梅雨季节的潮湿空气。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奇鲁望》:“梅润侵束杖,和气生空狱。” 宋 林逋 《夏日即事》诗:“石枕凉生茵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
[郡中遣意寄友人]棋局
(1) 对阵的形势
(2) 旧指棋盘
[郡中遣意寄友人]松阴
亦作“ 松荫 ”。松树之阴。多指幽静之地。 唐 李山甫 《方干隐居》诗:“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 宋 苏轼 《病中游祖塔院》诗:“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 明 唐顺之 《松关》诗:“月出照 松关 ,松荫正满地。”
[郡中遣意寄友人]夜不收
古代军队中的哨探。因彻夜在外活动,故名。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贫道已曾差能行快走夜不收往军打探去了。”《明实录·英宗正统实录九》:“沿边夜不收及守墩军士,无分寒暑,昼夜瞭望,比之守备,勤劳特甚。”《西游记》第七十回:“寡人曾差夜不收军马到那里探听声息。” 清 李玉 《牛头山》第六折:“[外探子上]‘打探军情事,名为夜不收。’”
[郡中遣意寄友人]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郡中遣意寄友人]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郡中遣意寄友人]鱼矶
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元 陈普 《野步》诗之八:“鸟影鱼磯日暮,豆花村屋秋深。” 明 高启 《答默堂在绍兴见寄》诗:“共买鱼磯瓮城下,邇来江湖向谁明。”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暉。溅裙谁独上鱼磯。”参见“ 渔磯 ”。
[郡中遣意寄友人]海西
(1).古 大秦国 ,即 罗马帝国 。《史记·大宛列传》“北有 奄蔡 黎轩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魏略》云:‘ 大秦 在 安息 、 条支 西大海之西,故俗谓之 海西 。从 安息 界乘船直载 海西 ,遇风利时三月到,风迟或一、二岁。’”《后汉书·南蛮传》:“ 永寧 元年, 掸 国王 雍由调 復遣使者诣闕朝贺……自言我 海西 人。 海西 即 大秦 也。”
(2).指西域一带或位于我国西方的国家。 唐 张说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之二:“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 清 魏源 《江南吟》之八:“ * , * ,产海西,来海东。”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海西之乐,近又东来。”
四锡,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