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见岳麓】_乾隆 | 清代

【见岳麓】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见岳麓]见岳麓原文

朝曦驻扶桑,天际微茫分。

东来紫翠光,隐隐滃飞云。

知是岱岳麓,初见意已欣。

杜甫有佳句,果然符所云。

指日陟其顶,一破苍穹雰。

[见岳麓]诗词问答

问:见岳麓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见岳麓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见岳麓]注释

1.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

[见岳麓]参考注释

[见岳麓]朝曦

(1).早晨的阳光。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朝曦入牖来,鸟唤昏不醒。” 许地山 《暾将出兮东方》:“那时朝曦已射在我们脸上。”

(2).指朝阳,早晨的太阳。 唐 赵彦昭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六龙齐軫御朝曦,双鷁维舟下緑池。”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曝日》:“忍寒东窗底,坐待朝曦上。”《花月痕》第一回:“倏而海水蒸红,天光凝赤,一轮朝曦,腾跃而起,心摇目骇,嘆曰:妙哉日乎,观止矣。”

[见岳麓]扶桑

(1) 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2) 神话中的树木名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扶桑开朝晕,此高台端。——《文选·陆士衡·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左思《吴都赋》

(4)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扶又若荠。——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鲁迅《送增田君归国》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 郭沫若《沁园春》

[见岳麓]天际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见岳麓]微茫

迷漫而模糊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色微茫

[见岳麓]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见岳麓]岱岳

泰山 的别称。《淮南子·墬形训》:“中央之美者,有 岱岳 ,以生五穀桑麻,鱼盐出焉。” 高诱 注:“ 岱岳 , 泰山 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登封 岱岳 ,且署明堂;巡狩 荆州 ,时行司隶。” 唐 张说 《应制和同刘光喜雨》:“青气合春雨,知从 岱岳 来。” 宋 苏轼 《永裕陵二月旦表本》:“ 岱岳 泥金,未讲升中之礼; 荆山 铸鼎,遽成脱屣之游。”

[见岳麓]见意

(1).表达意思。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见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託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於后。”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四曰:尽而不污,直书其事,具文见意,丹楹刻桷,天王求车, 齐侯 献捷之类是也。”

(2).表示心意。《西游记》第九九回:“ 三藏 俱不敢辞,略略见意。”

[见岳麓]杜甫

(712—770) 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被公认为唐代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著有《杜少陵集》

[见岳麓]佳句

诗文中精辟的语句

[见岳麓]果然

(1) 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虚传

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她就拿起来,转身走进树林。——《牛郎织女》

(2) 连词,表示假设

那儿果然像你说的那么热,我去时就连毛衣也不用带了。

(3) 饱足的样子

适莽苍者,三食而反,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见岳麓]指日

犹不日。谓为期不远。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弭节长騖,指日遄征。”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餐。” 明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公急出,则客去远。闻其故,惊颜如土,大哭曰:‘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 陈毅 《潜艇上留题》诗:“大哉新 中国 ,指日富且强。”

[见岳麓]苍穹

苍天;天空

,

  • 【寒月】_乾隆 | 清代
  • 【寒月】_乾隆 | 清代 >> 【寒月】_乾隆 | 清代...

  • 【冬夜遣兴·其一】_乾隆 | 清代
  • 【冬夜遣兴·其一】_乾隆 | 清代 >> 【冬夜遣兴·其一】_乾隆 | 清代...

  • 【题邹一桂花卉小册·其四·金雀】_乾隆 | 清代
  • 【题邹一桂花卉小册·其四·金雀】_乾隆 | 清代 >> 【题邹一桂花卉小册·其四·金雀】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