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法华台】作者:张栻 朝代:宋代
[登法华台]登法华台原文
山间景物转流年,台上风光处处传。
放目便应云梦小,凭栏平挹祝融巅。
忽寻故国占天际,谁看孤舟系岸边。
百感还将山下去,肯同槁木堕深禅。
[登法华台]诗词问答
问:登法华台的作者是谁?答:张栻
问:登法华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栻的名句有哪些?答:张栻
[登法华台]参考注释
[登法华台]景物
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登法华台]流年
(1) 流逝的岁月;年华
似水流年
(2) 相命者指人在一年中的运气
看流年大运
[登法华台]上风
(1) 风吹来的那一方
在上风方向喷洒农药
(2) 比喻优势或有利地位
占了上风
[登法华台]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登法华台]放目
放开视野。 宋 陈师道 《和寇十一同登寺山》:“围山缺西北,放目不可制。”
[登法华台]云梦
亦作“ 云瞢 ”。1.古薮泽名。 汉 魏 之前所指 云梦 范围并不很大, 晋 以后的经学家才将 云梦泽 的范围越说越广,把 洞庭湖 都包括在内。《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 荆州 ,其山镇曰 衡山 ,其泽藪曰 云瞢 。” 郑玄 注:“ 衡山 在 湘 南, 云瞢 在 华容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所悲 云梦泽 ,空伤狡兔情。” 唐 李频 《湘口送友人》诗:“去雁远衝 云梦 雪,离人独上 洞庭 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你看浩浩 洞庭 ,苍苍 云梦 ,控西南之险,当 江 汉 之衝。”
(2).借指古代 楚 地。 唐 陆龟蒙 《庆封宅古井行》:“一朝 云梦 围兵至,胸陷锋鋩脑涂地。”
[登法华台]凭栏
身倚栏杆
凭栏远眺
[登法华台]祝融
(1).神名。 帝喾 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 祝融 。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国语·郑语》:“夫 黎 为 高辛氏 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吕氏春秋·孟夏》:“其神 祝融 。” 高诱 注:“ 祝融 , 顓頊氏 后, 老童 之子, 吴回 也,为 高辛氏 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唐 张说 《蒲津桥赞》:“ 飞廉 煽炭, 祝融 理炉。” 清 赵翼 《八月二日天宁寺旁巽宫楼火》诗:“趋观乃知此楼燬,刹竿突兀招 祝融 。”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 奢龙 而辩於东方,得 祝融 而辩於南方。”《汉书·扬雄传上》:“丽 鉤芒 与驂 蓐收 兮,服 玄冥 及 祝融 。” 颜师古 注:“ 祝融 ,南方神。”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 祝融 。”
(3).传说中的古帝。 汉 王符 《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 伏羲 、 神农 为二皇,其一者或曰 燧人 ,或曰 祝融 ,或曰 女媧 ,其是与非未可知也。”
(4).峰名。 衡山 的最高峰。据《路史》云, 祝融 葬 衡山 之阳,是以名之。 唐 韩愈 《谒衡岳庙》诗:“ 紫盖 连延接 天柱 , 石廩 腾掷堆 祝融 。” 宋 杨万里 《送刘子思往衡阳》诗:“ 洞庭 昨夜起霜风,翩然欲登 石廩 与 祝融 。”
[登法华台]故国
(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登法华台]占天
(1).观测天象。 汉 扬雄 《法言·五百》:“或问:圣人占天乎?曰:占天也。若此,则史也何异?曰: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予占天候景,以至验於仪象,考数下漏,凡十餘年,方粗见真数。”
(2).古代负责观测天象的官员。 唐 韩偓 《开河记》:“ 睢阳 有王气出,占天 耿纯臣 奏后五百年当有天子兴。”
[登法华台]孤舟
孤独的船。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宋 陆游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启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登法华台]百感
种种感慨。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是以行子肠断,百感悽惻。” 宋 梅尧臣 《新霜感》诗:“一念百感生,欲问天苍苍。” 明 刘基 《题王起宗御史<江山烟靄图>》诗:“羈旅伤心缘百感,可堪回首忆吾庐。”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登法华台]下去
用在动词后,表示继续
说下去
[登法华台]槁木
已经死亡干枯的树木,形容毫无生气
心如槁木
但令心似莲花洁,何必身将槁木齐。——五代蜀· 贯休《山居诗》
宋代,张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