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元旦试笔·其二】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甲寅元旦试笔·其二原文
开元历五十有九,本不敢期恩赉天。
谁识匆匆过尔许,祇成矻矻尚依然。
民安吏治夫何有,手拱衣垂肯自便。
转瞬丙辰馀二载,庶几符望老人全。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诗词问答
问:甲寅元旦试笔·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甲寅元旦试笔·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甲寅元旦试笔·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五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参考注释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元历
历书。《尚书纬·考灵曜》:“天地开闢,元歷记名。”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恩赉
犹恩赐。《宋史·外国传六·大食国》:“ 真宗 不欲违其意,俟其还,优加恩賚。”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宠赐》:“臣妾过蒙恩賚,不胜荣幸。”《清史稿·诸王传一·傅喇塔》:“﹝ 兴兆 ﹞袭辅国公,事 高宗 ……屡荷恩賚。”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匆匆
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尔许
犹言如许、如此。《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浩周 之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此鼠子自知不能保尔许地也。” 宋 杨万里 《自音声岩泛小舟下高溪》诗:“舟稳何妨小,波恬尔许平。” 郭沫若 《南冠草》附录《夏完淳》:“故余意以为《吴志》较为真切,且仓卒自缢之人,不会有尔许闲暇咬文嚼字也。”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矻矻
辛勤劳作的样子
矻矻终日
矻矻金汤:辛苦经营,使其牢固不破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吏治
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澄清吏治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何有
(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 蒲 狄 乎!” 杨伯峻 注:“何有,古人习语,意义随所施而异,此谓心目中无之也。”《吕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于亭?”
(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讨,国何有焉?” 杜预 注:“言讨家臣,无与国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颠, 瑶 何有焉?”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苟其人之恶,则於铭乎何有?”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左传·昭公元年》:“ 吉 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於诸 游 ?” 杨伯峻 注:“言不必顾虑 游氏 诸人。” 明 李贽 《与周友山》:“士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废弃歟?” 鲁迅 《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倘竟如此不净,则即使‘授受不亲’后来也就会‘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时便是一部《礼记》,也即等于《 * 》了,又何有于《蕙的风》?”
(6).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左传·僖公十五年》:“获 晋侯 ,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预 注:“何有犹何得。”
(7).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文选·木华<海赋>》:“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 李善 注:“言诸品物以类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无?言其多也。”
(8).哪里有,岂有。 汉 张衡 《西京赋》:“泽虞是滥,何有春秋?”《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圣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吴承恩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岁之水也,洪涛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与赋哉!”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自便
随自己的方便行动;按自己的意思行动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转瞬
亦作“ 转眴 ”。转眼。喻时间短促。 南朝 梁 沉约 《形神论》:“凡人之暂无本实有,无未转瞬,有已随之。” 宋 叶适 《祭王君玉太博文》:“崇高转瞬,忽堕奚悲!”《明史·余珊传》:“岂期一转瞬间,憸邪投隙而起。” 清 向荣 《上海宝山等县失守由许乃钊带兵往剿折》:“ 上海 等厅县,皆 三吴 菁华之地,不独海关税银赖充军餉,转眴筹办海运,尤为大局所关。”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八》:“不过总有些无聊,有些不高兴,好像不能安居乐业似的,但我也以转瞬便是半年,一年,聊自排遣。”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庶几
(1) 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
(3) 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甲寅元旦试笔·其二]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乾隆,清代,甲寅元旦试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