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四十二首 其五】作者:杨维桢 朝代:元代
[览古四十二首-其五]览古四十二首 其五原文
韩厥戮赵仆,不以私害公。
后人援此义,往往为逄蒙。
曲逆不背本,事主可移忠。
伟哉刘公论,吕布真难容。
[览古四十二首-其五]诗词问答
问:览古四十二首 其五的作者是谁?答:杨维桢
问:览古四十二首 其五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杨维桢的名句有哪些?答:杨维桢
[览古四十二首-其五]参考注释
[览古四十二首-其五]以私害公
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韩诗外传》卷一:“ 楚白公 之难,有 庄之善 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僕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昔 尧 舜 放逐骨肉, 周公 杀 管蔡 ,天下称圣,不以私害公。” 宋 秦观 《白敏中论》:“义重而恩轻,则不以私害公。”
[览古四十二首-其五]后人
(1) 后代的人
后人复哀后人。——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
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后人以贯休诗名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3)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4) 子孙
(5) 后来的人,指新妇
不足迎后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览古四十二首-其五]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览古四十二首-其五]曲逆
(1).古地名。 秦 置,因 曲逆水 得名。故城在今 河北省 完县 东南。 汉高祖 过 曲逆 封 陈平 为 曲逆侯 。因以 曲逆 指 陈平 。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曲逆 宏达,好谋能深。” 清 钮琇 《觚賸·雪遘》:“僕系出 延陵 ,心仪 曲逆 。”
(2). 夏桀 的嬖臣。《管子·轻重甲》:“ 女华 者, 桀 之所爱也, 汤 事之以千金; 曲逆 者, 桀 之所善也; 汤 事之以千金。”
[览古四十二首-其五]背本
背弃根本。《左传·哀公七年》:“ 吴 将亡矣,弃天而背本。”《吕氏春秋·上农》:“国家难治,三疑乃极,是谓背本反则,失毁其国。”《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末俗背本,由来久矣。” 金 王若虚 《议论辨惑》:“若名教之理而书生不知,则谁復知之?且 厚 ( 郑厚 )独非书生耶?何其背本之甚也。” 明 张居正 《乞宥言官疏》:“彼之背本反噬,忍为不义,固自忘其父母。”
[览古四十二首-其五]事主
(1)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
事主诉县官
(2) 事情的主谋
(3) 办理婚丧喜事的人家
[览古四十二首-其五]移忠
见“ 移孝为忠 ”。
[览古四十二首-其五]公论
(1) 公正或公众的评论
是非自有公论,不是某一个人说了就算
(2) 公理;定理
元代,杨维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