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答赵景猷】_曹摅 | 魏晋

【答赵景猷】作者:曹摅 朝代:魏晋

[答赵景猷]答赵景猷原文

修夜悠悠。
寂寂闲处。
情在心想。
中宵寤语。
有鸟自南。
寄声谢汝。
飞鸟难期。
徒独延伫。

[答赵景猷]诗词问答

问:答赵景猷的作者是谁?答:曹摅
问:答赵景猷写于哪个朝代?答:魏晋
问:曹摅的名句有哪些?答:曹摅

[答赵景猷]曹摅答赵景猷 书法图

【答赵景猷】_曹摅 | 魏晋
答赵景猷书法作品

[答赵景猷]参考注释

[答赵景猷]修夜

长夜。《隋书·卢思道传》:“玄冬修夜,静言长想,可以累叹悼心,流涕酸鼻。” 康有为 《礼运注序》:“二千五百年,至予小子而鸿宝发见,辟新地以殖人民,揭明月以照修夜。”参见“ 脩夜 ”。

[答赵景猷]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答赵景猷]寂寂

形容寂静

寂寂人定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庭院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寂寂荒山

[答赵景猷]闲处

亦作“闲处”。谓在家闲居。《晏子春秋·杂上二九》:“閒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后汉书·陈蕃传》:“ 蕃 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宋 曾巩 《代人谢余侍郎启》:“伏念某归而闲处,时所背驰。分功名之无期,嗟志意之空大。”

亦作“闲处”。僻静的处所。《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 唐 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閒处乎?’” 唐 元稹 《除夜》诗:“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

[答赵景猷]心想

(1).思想;感情。 唐 沉佺期 《夜泊越州逢北使》诗:“容颜荒外老,心想域中愚。”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张蕴古大宝箴》:“一彼此於胸臆,捐好恶於心想。”

(2).心情。《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许宣 ﹞到得天明,起来梳洗罢,吃了饭,到铺中心忙意乱,做些买卖也没心想。” 柔石 《二月》:“你已经没有 女佛山 旅行的心想了么?”

[答赵景猷]中宵

中夜,半夜。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迅雷中宵激,惊电光夜舒。”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大赦制》:“中宵屡兴,终食累叹。” 清 龚自珍 《忏心》诗:“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復中宵。”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到海南岛度假》词:“应中宵起舞到鸡鸣,练腰脚。”

[答赵景猷]寤语

相对而语。 汉 王褒 《九怀·通路》:“假寐兮愍斯,谁可与兮寤语。” 南朝 齐 谢朓 《游后园赋》:“藉宴私而游衍,时寤语而逍遥。” 唐 王建 《山中寄及第故人》诗:“往往空室中,寤语説珪璋。” 王闿运 《莫姬哀词》:“餘生每话,寤语谁譍。”

[答赵景猷]寄声

托人传话。《汉书·赵广汉传》:“ 界上 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 晋 陶潜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一:“ 党项羌 掠 回鶻 贡物, 遵诲 寄声誚让之, 羌 惧,即遣使谢,归其所掠。”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卷三:“屡託人寄声邀予,因事冗未往。”

[答赵景猷]飞鸟

(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

(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答赵景猷]延伫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将反。” 王逸 注:“延,长也;佇,立貌。”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无与归,石逕荒凉徒延佇。”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我怀寄渊澹,庭户久延佇。”

(2).引颈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晋 陶潜 《停云》诗:“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书·宗钦传》:“承足下高问,延佇之劳,为日久矣。”《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岂无英奇,副我延佇。” 宋 叶适 《邵子文墓志铭》:“所至皆解榻延佇倾待之。” 清 吴伟业 《题河渚图送胡彦远南归》诗:“想见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归隐。 南朝 宋 沉约 《赤松涧》诗:“愿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时当来还,延佇青巖侧。”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丛兰坂,香洁静明,延佇者忘疲矣。” 郑泽 《杂诗五首答钝庵》:“结庐金花巔,幽室聊延佇。”

(4).徘徊观望,犹豫不决。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诗:“明日策杖归,去住两延佇。”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班荆劝客小延佇,酌酒赋诗相料理。” 明 无名氏 《画眉序·西湖》套曲:“更无妨待月,片时延竚。” 李广田 《冬景》:“他稍稍延伫了一会,听到大门里脚步声赶来才拔步跑开。”

(6).拖延。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怀疑重请,延佇于今二十六年矣。”

,

【答赵景猷】_曹摅 | 魏晋
  • 【读《山海经》 其五】_陶渊明 | 魏晋
  • 【读《山海经》 其五】_陶渊明 | 魏晋 >> 【读《山海经》 其五】_陶渊明 | 魏晋...

    【答赵景猷】_曹摅 | 魏晋
  • 【杂诗】_曹丕 | 魏晋
  • 【杂诗】_曹丕 | 魏晋 >> 【杂诗】_曹丕 | 魏晋...

    【答赵景猷】_曹摅 | 魏晋
  • 【赠纪士诗】_陆机 | 魏晋
  • 【赠纪士诗】_陆机 | 魏晋 >> 【赠纪士诗】_陆机 | 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