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作者:李孙宸 朝代:明代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原文
高飙几夕露华浓,朋旧天涯尚可从。
共向女牛怜夜色,不随杨柳怨秋容。
饮拚尽兴倾家酿,话到投机触矢锋。
醉后莫愁归路滑,与君横被听晨钟。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诗词问答
问:《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孙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孙宸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参考注释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露华
(1).露水。《赵飞燕外传》:“婕妤浴豆蔻汤,傅露华百英粉。”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 郑燮 《和雅雨山人红桥修禊》之四:“草头初日露华明,已有游船歌板声。”
(2).清冷的月光。 南朝 齐 王俭 《春夕》诗:“露华方照夜,云彩復经春。” 唐 杜牧 《寝夜》诗:“露华惊敝褐,灯影挂尘冠。” 明 苏祐 《塞下曲》:“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朋旧
朋友故旧。 南朝 宋 鲍照 《学陶彭泽体诗》:“但使尊酒满,朋旧数相过。” 宋 苏舜钦 《王子野行状》:“家贫,柩不能还先塋,朋旧在要官者皆助之,遂得还京师。” 明 归有光 《<尚书别解>序》:“余自南都下第归,闭门扫轨,朋旧少过。”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余今年七十有四矣,朋旧凋零,遂成孤孑。”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尚可
合格的,能通过检查的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女牛
织女星和牵牛星。 唐 唐彦谦 《夜泊东溪有怀》诗:“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七夕》:“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乘槎我欲凌女牛,举杯邀月与月酬。”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夜色
夜晚的景色
夜色苍茫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秋容
(1).犹秋色。 唐 李贺 《追和何谢铜雀妓》:“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 宋 陆游 《秋阴》诗:“陂泽秋容淡,郊原晓气清。”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看秋容一片荒郊写,尽处霜红叶,愁来不可遮。”参见“ 秋色 ”。
(2).悲愁的面容。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 竹子 ﹞秋容憔悴,殆不可支。”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尽兴
兴趣得到充分满足
往日饮酒,难得尽兴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倾家
用尽家产
以马溢倾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投机
(1) 见解相同
话不投机
谈得投机
(2) 利用时机谋取私利
投机取巧
投机商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矢锋
箭的尖端。《列子·汤问》:“﹝ 纪昌 飞卫 ﹞相遇於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锋相触,而坠於地,而尘不扬。”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莫愁
古乐府中传说的女子。一说为 洛阳 人,为 卢 家少妇。 南朝 梁武帝 《河中之水歌》:“ 河 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 女儿名 莫愁 ……十五嫁为 卢 家妇,十六生儿字 阿侯 。”另一说为 石城 人(在今 湖北省 锺祥县 )。《旧唐书·音乐志二》:“ 石城 有女子名 莫愁 ,善歌謡,《石城乐》和中復有‘莫愁’声,故歌云:‘ 莫愁 在何处? 莫愁 石城 西,艇子打两桨,催送 莫愁 来。’” 宋 周邦彦 《西河·大石金陵》词:“断崖树,犹倒倚, 莫愁 艇子曾繫。” 清 孙枝蔚 《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之十一:“刻工不善雕 秦史 ,画手安能写 莫愁 。” 郁达夫 《春江感旧》诗之一:“泥落可怜双燕子,低飞犹傍 莫愁 家。”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横被
广泛覆盖,遍及。《汉书·王褒传》:“化溢四表,横被无穷,遐夷贡献,万祥毕溱。” 王先谦 补注:“此用《尚书》‘光被四表’语。光被,今作‘横被’。”《后汉书·冯异传》:“恢弘圣绪,横被四表,昭假上下。”《三国志·吴志·陆胤传》:“惠风横被,化感人神,遂凭天威,招合遗散。”
[七夕何龙友马伯起过集分赋·其二]晨钟
清晨的钟声。 北周 庾信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鐘。”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鐘,令人发深省。” 五代 牛希济 《临江仙》词之一:“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鐘。”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太阳虽还在远方,海水中早听着晨钟在响:丁当,丁当,丁当。”
明代,李孙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