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六首】作者:释行瑛 朝代:宋代
[偈十六首]偈十六首原文
提智慧剑,破烦恼纲。
拔生死类,置涅盘宅。
空却魔王窟穴,埽荡恶趣关防。
开拓般若封疆,滋长菩提种性。
与么作用,与么建立。
象驾峥嵘谩进途,谁见螳蜋能拒辙。
[偈十六首]诗词问答
问:偈十六首的作者是谁?答:释行瑛
问:偈十六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行瑛的名句有哪些?答:释行瑛
[偈十六首]参考注释
[偈十六首]智慧剑
佛教语。比喻能断除烦恼的智慧。《维摩经·菩萨行品》:“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亦省作“ 智剑 ”。《最胜王经》卷二:“生死羂网坚牢缚,愿以智剑为断除。”
[偈十六首]烦恼
(1) 烦闷苦恼
自寻烦恼
(2) 烦扰
那伙鸟男女来烦恼南旺营。——《荡寇志》
[偈十六首]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偈十六首]涅盘
亦作“湼槃”。 1.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泥洹”。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 晋 僧肇 《涅槃无名论》:“涅槃之道,盖是三乘之所归,方等之渊府。”《魏书·释老志》:“湼槃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浄,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 宋 王安石 《请秀长老疏》:“虽开方便之多门,同趣涅槃之一路。”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佛湼槃时,受我最后法供。”
(2).作为死亡的美称。 徐迟 《火中的凤凰》七:“这是一只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却又从灰烬里新生。”
[偈十六首]空却
除去。 明 李贽 《解经文》:“夫诸相总是吾真心中一点物,即浮沤总是大海中一点泡也。使大海可以空却一点泡,则真心亦可以空却一点相矣,何自迷乎?”
[偈十六首]魔王
(1) 佛家语。天魔之王;比喻极端凶恶而残无人性的人
(2) 凶暴的恶人
[偈十六首]窟穴
(1).土室。《晏子春秋·谏下十四》:“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溼也。”
(2).泛指住所。 宋 王禹偁 《放言》诗之四:“不向世间争窟穴,蜗牛到处是吾庐。” 鲁迅 《准风月谈·秋夜纪游》:“中等 华 人的窟穴却是炎热的。”
(3).特指隐士的住所。《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士有伏死窟穴巖石之中耳,安肯尽忠信而趣闕下者哉!”
(4).动物栖身的洞穴。 汉 王充 《论衡·辨祟》:“鸟有巢栖,兽有窟穴,虫鱼介鳞各有区处,犹人之有室宅楼臺也。” 唐 杜甫 《又观打鱼》诗:“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鱣鮪随云雷。” 宋 苏轼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之二:“道逢射猎子,遥指狐兔奔,踪跡尚可寻,窟穴何足掀。”
(5).做窠;盘据。 宋 朱熹 《戊申封事》:“今宫省之间,禁密之地,而天下不公之道,不正之人,顾乃得以窟穴盘据於其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历法·算学》:“然户部胥吏,尽 浙 东巨奸,窟穴其间,那移上下,尽出其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沧州 一带海滨煮盐之地……袤延数百里,并斥卤不可耕种,荒草粘天,略如塞外,故狼多窟穴於其间。”
(6).指坏人、匪类盘踞的地方。《后汉书·南匈奴传》:“设奇数,异道同会,究掩其窟穴,躡北追奔三千餘里。” 宋 苏轼 《乞将合转一官与李直方酬奖状》:“有 汝阴 县尉 李直方 ,素有才干,自出家财,募人告缉,知得逐贼窟穴去处。”
(7).地道。《战国策·齐策五》:“攻城之费,百姓理襜蔽,举衝櫓,家杂总,身窟穴中。” 鲍彪 注:“谓地道。”《新唐书·康承训传》:“ 勛 ( 庞勛 )籍城中兵,止三千,劫民授甲,皆穿窟穴遁去。”
(8).指地域,方位。《史记·天官书》:“ 幽 厉 以往尚矣。所见天变,皆国殊窟穴,家占物怪,以合时应。”
[偈十六首]埽荡
亦作“ 埽盪 ”。1.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 北魏 高允 《徵士颂》:“王龚徂征,戎军屡驾;埽盪游氛,克剪妖霸。”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待孤家领兵前去,埽荡鲸鯢。”
(2).泛指彻底清除。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只有其中的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扫荡 上海滩 上的‘艺术家’……而印的。” 鲁迅 《南腔北调集·<唐宋传奇集>序例》:“埽荡烟埃,斥伪返本。”
见“ 埽荡 ”。
[偈十六首]恶趣
(1).见“ 恶道 ”。
(2).低级趣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 梁伯龙 有《红綃》、《红线》二杂剧,颇称谐稳,今被俗优合为一大本南曲,遂成恶趣。”
(3).犹嘲弄。 沙汀 《医生》:“老医生忍不住充满恶趣地喃喃说:‘暂且也让你受一点洋罪吧!’”
[偈十六首]关防
(1) 防备,防范
周瑜关防严紧,因此无计脱身。——《三国演义》
(2) 关隘有军队驻守的地方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 唐· 杜甫《塞芦子》
(3) 印信的一种。长方形,始于明初,又称[大印]
[偈十六首]开拓
(1) 开辟
在荒原上开拓出大片农田
(2) 采掘前修建巷道等工序的总称
开拓巷道
[偈十六首]般若
智慧。佛教用语。通过直觉的洞察所获得的先验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识
[偈十六首]封疆
(1) 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标记,聚土而成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2) 将某一地区全权交给官吏管理
封疆大元帅
执掌封疆之印
[偈十六首]滋长
(1) 增长;生长
凡是贫穷蔓延的地方…便繁衍和滋长起来
(2) 产生
滋长骄傲情绪
[偈十六首]菩提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偈十六首]种性
(1).种属的特性;禀受于先天的本性。 明 李贽 《子伋子寿》:“若説父母种性,不应产此圣兄圣弟明矣。” 孙中山 《中国前途问题》:“这是从种性出来,人人都是一样的。”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天道未改,种性犹存。”
(2).佛教语。谓种子和性分。 宋 张商英 《护 * 》:“如斯人也,使之侍君,则佞其君,絶佛种性,断佛慧命。”
[偈十六首]与么
犹这么,如此。 唐 慧能 《坛经·自序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箇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宋 朱熹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词:“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五灯会元·青原下四世·德山宣鉴禅师》:“有僧相看,乃近前作相扑势。师曰:‘与么无礼,合喫山僧手里棒!’僧拂袖便行。”
[偈十六首]作用
(1) 对人或事物产生影响
(2) 对人或事物产生的影响或其功能、效果
积极作用
(3) 用意
他这话是有作用的
(4) 作为;行为
老先生英雄作用,固不可测。——《好逑传》
(5) 做;处理
看他怎生作用
[偈十六首]建立
开始成立或产生
建立一个朝代
[偈十六首]象驾
(1).象王之驾。喻指佛法。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龙乡思其烧照,象驾乏其流通。” 吴兆宜 注:“《传灯録》:‘水中龙力大,陆中象力大,故负荷 * 者比之龙象。’” 唐 武则天 《<大方广佛华严经>序》:“及夫 鷲巖 西峙,象驾东驱。” 澄观 疏:“言象驾者,畧有二义:一,一千年后,像法之时,佛教方被故;二者,象驮经故,初虽白马来仪,本用象故。”
(2).指皇帝的车驾。 元 郭翼 《拟杜陵秋兴》诗之五:“扶桑日近龙波涌,閶闔天高象驾迴。”
[偈十六首]峥嵘
(1)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2) 高峻的山峰
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 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
(3) 高爽空旷
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西游记》
(5) 卓异,不平凡
元龙( 陈登)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苏轼《和刘景文见赠》
[偈十六首]进途
(1).犹赶路。 明 李贽 《九日至极乐寺闻袁中郎且至因喜而赋》:“ 黄金臺 上思千里,为报中郎速进途。”
(2).犹仕途。 清 王诒寿 《祭浦江令李君文》:“十试贤书,文章憎命;匪命之屯,进途有定。”
[偈十六首]螳蜋
亦作“ 螳蠰 ”。亦作“螗蜋”。昆虫名。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翅两对,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卵块灰黄色,称螵蛸,产桑树上名桑螵蛸,可入药。《初学记》卷三十引 北齐 颜之推 《听鸣蝉》诗:“螗蜋翳下偏难见,翡翠竿头絶易惊。” 唐 元稹 《有酒》诗之五:“螗蜋虽怒谁尔惧?鶡旦虽啼谁尔怜?”
[偈十六首]拒辙
《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后以“拒辙”比喻不自量力。 唐 骆宾王 《兵卫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未悟倾巢之兆,敢怀拒辙之心;独率马军,凭川转鬭。”
宋代,释行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