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转踏/调笑令】作者:郑仅 朝代:宋代
[调笑转踏/调笑令]调笑转踏/调笑令原文
双桨。
小舟荡。
唤取莫愁迎叠浪。
武陵豪客青楼上。
不道风高江广。
千金难买倾城样。
那听绕梁清唱。
[调笑转踏/调笑令]诗词问答
问:调笑转踏/调笑令的作者是谁?答:郑仅
问:调笑转踏/调笑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调笑转踏/调笑令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郑仅的名句有哪些?答:郑仅
[调笑转踏/调笑令]郑仅调笑转踏/调笑令 书法图
调笑转踏/调笑令书法作品
[调笑转踏/调笑令]参考注释
[调笑转踏/调笑令]唤取
呼请。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四:“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唤取謫仙平章看,过 苕溪 、尚许垂纶否?” 清 陈维崧 《玉蝴蝶·无闷》词:“絳帐生徒, 青州 从事,唤取鸕鷀杓到,付侍立清清小童洗。”
[调笑转踏/调笑令]莫愁
古乐府中传说的女子。一说为 洛阳 人,为 卢 家少妇。 南朝 梁武帝 《河中之水歌》:“ 河 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 女儿名 莫愁 ……十五嫁为 卢 家妇,十六生儿字 阿侯 。”另一说为 石城 人(在今 湖北省 锺祥县 )。《旧唐书·音乐志二》:“ 石城 有女子名 莫愁 ,善歌謡,《石城乐》和中復有‘莫愁’声,故歌云:‘ 莫愁 在何处? 莫愁 石城 西,艇子打两桨,催送 莫愁 来。’” 宋 周邦彦 《西河·大石金陵》词:“断崖树,犹倒倚, 莫愁 艇子曾繫。” 清 孙枝蔚 《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之十一:“刻工不善雕 秦史 ,画手安能写 莫愁 。” 郁达夫 《春江感旧》诗之一:“泥落可怜双燕子,低飞犹傍 莫愁 家。”
[调笑转踏/调笑令]豪客
(1) 豪士,侠义之人
(2) 指江湖上的盗贼
(3) 富豪,奢侈铺张的人
[调笑转踏/调笑令]青楼
(1) 妓女被指定居住和卖淫的场所
青楼梦好。——宋· 姜夔《扬州慢》
(2) 指显贵人家的精致楼房
[调笑转踏/调笑令]不道
(1)
不料
不道 * 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的罪名。——鲁迅《[友邦惊诧]论》
(2)
无道
大逆不道
[调笑转踏/调笑令]风高
(1).风大。 唐 杜甫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三:“风高榆柳疎,霜重棃枣熟。”
(2).风仪高超。《魏书·高允传》:“荣曜当时,风高千载。”
[调笑转踏/调笑令]千金难买
形容某物的珍贵,不能用金钱买到
[调笑转踏/调笑令]倾城
(1) 全城;满城
倾城出动,围捕凶犯
(2) 形容女子艳丽,貌压全城
名花倾城,君王带笑
(3) 倾覆国家
[调笑转踏/调笑令]绕梁
(1).《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 ,匱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绕梁欐,三日不絶。”后遂以“绕梁”形容歌声高亢回旋,久久不息。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十:“绕梁之音,实縈絃所思。” 南朝 梁 沉约 《咏筝》:“徒闻音绕梁,寧知颜如玉。”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怀春》:“绕梁雅足清歌,长袖由来善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餘音嫋嫋,不啻绕梁。”
(2).古琴名。 晋 傅玄 《琴赋》序:“ 齐桓公 有鸣琴曰号钟, 楚庄 有鸣琴曰绕梁。” 宋 虞汝明 《古琴疏》:“ 华元 献 楚庄王 以绕梁之琴,鼓之,其声嫋嫋,绕于梁间,循环不已。”
(3).古乐器名。形似箜篌,今已失传。《通典·乐四》:“ 宋 孝武 大明 中, 吴兴 沉怀远 被徙 广州 ,造绕梁。其器与箜篌相似。 怀远 亡,其器亦絶。”参阅《宋书·乐志一》。
[调笑转踏/调笑令]清唱
不化妆演唱一段至数段戏曲唱腔的表演形式
宋代,郑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