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怀古(广武山)】作者:陈维崧 朝代:清代
[汴京怀古(广武山)]汴京怀古(广武山)原文
汜水敖仓,是楚汉、挥戈边界。
想昔日、名姬骏马,英雄梗概。
荥泽波痕寒叠雪,成皋山色愁凝黛。
叹从来竖子易成名,近安在? 俎上肉,何无赖;鸿门斗,真难耐。
算野花断镞,几更年代。
秦鹿岂为刘季死,楚猴甘受周苛卖。
笑纷纷青史论都讹,因成败。
[汴京怀古(广武山)]诗词问答
问:汴京怀古(广武山)的作者是谁?答:陈维崧
问:汴京怀古(广武山)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汴京怀古(广武山)是什么体裁?答:满江红
问:陈维崧的名句有哪些?答:陈维崧
[汴京怀古(广武山)]参考注释
[汴京怀古(广武山)]敖仓
亦称“ 敖庾 ”。1. 秦 代所建仓名。在 河南省 郑州市 西北 邙山 上。山上有城, 秦 于其中置谷仓,故曰“ 敖仓 ”。《史记·项羽本纪》:“ 汉 军 滎阳 ,筑甬道属之 河 ,以取 敖仓 粟。”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 敖 ,地名,在 滎阳 西北山,临 河 有大仓。”《史记·黥布列传》:“东取 吴 ,西取 楚 ,并 韩 取 魏 ,据 敖庾 之粟,塞 成皋 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褰裳而涉 汶阳 之丘,则天下之稼如云矣;椎紒而守 敖庾 、 海陵 之仓,则山坻之积在前矣。”
(2).泛指粮仓。《淮南子·说林训》:“近敖仓者不为之多饭,临 江 河 者不为之多饮,期满腹而已。”《新唐书·李密传》:“公虽受命,然赖人之天口固国本。而稟取不节,敖庾之藏有时而儩,粟竭人散,胡仰而成功?” 宋 叶适 《蔡知阁墓志铭》:“ 乾道 中,为寨屋五百,敖仓七十,今浸废。”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
[汴京怀古(广武山)]楚汉
(1).指 秦 汉 之际, 项羽 、 刘邦 分据称王的两个政权。《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且两雄不俱立, 楚 汉 久相持不决……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 唐 杜甫 《园人送瓜》诗:“ 东陵 跡芜絶, 楚 汉 休征讨。” 明 高启 《赠李外史》诗:“我闻 安期 古策士,亲见 楚 汉 争雌雄。”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汴京怀古》词:“ 汜水 敖仓 ,是 楚 汉 提戈边界。”
(2).指 楚 地 汉水 之滨。 唐 李白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少年落魄 楚 汉 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王琦 注:“ 楚 , 战国 时 楚王 所据之地。 汉 , 汉水 之滨。”
[汴京怀古(广武山)]挥戈
挥动武器,形容勇猛进军
挥戈跃马
[汴京怀古(广武山)]边界
(1) 领土单位之间的一条界线
(2) 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界线
边界上经常有战事
[汴京怀古(广武山)]昔日
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汴京怀古(广武山)]骏马
骏足。即良马;跑得快的好马
[汴京怀古(广武山)]英雄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汴京怀古(广武山)]梗概
粗略;大概,大略的内容、要点或讨论题的主要原则
略举梗概
故事梗概
[汴京怀古(广武山)]荥泽
(1).小水貌。《韩诗外传》卷五:“故盈把之木,无合拱之枝;滎泽之水,无吞舟之鱼。”
(2).古泽名。《书·禹贡》“ 滎 波既猪” 孔 传:“ 滎泽 波水,已成遏猪。”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汴水》:“昔 禹 於 滎泽 下,分 大河 为 阴沟 ,出之 淮 泗 。”参见“ 滎波 ”。
[汴京怀古(广武山)]波痕
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
[汴京怀古(广武山)]叠雪
(1).重迭飞扬的雪花。 南朝 宋 谢庄 《和元日雪花应诏诗》:“委霰下璇蕤,叠雪飜琼藻。”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叠雪走 商岭 ,飞波航 洞庭 。” 宋 陆游 《所居堂极凉虽三伏常有秋意也偶得长句》:“白苧出箱开叠雪,甘瓜随刃落轻霜。”
(2).形容轻柔。 唐 杜甫 《端午日赐衣》诗:“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仇兆鳌 注引 邵傅 曰:“含风形其软,叠雪形其轻。”
[汴京怀古(广武山)]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 欧阳修 《朝中措·平山堂》词:“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一会儿出了隧道,又看见窗外的天光山色。”
[汴京怀古(广武山)]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汴京怀古(广武山)]竖子
(1) 年轻的仆人
(2) 小子(含鄙视意)
命竖子杀雁而烹之。——《庄子·山木》
(庞涓)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今日迫而不反者,竖子也!——《战国策·燕策》
[汴京怀古(广武山)]成名
因为某种成就而有了名声
不足以成名
[汴京怀古(广武山)]近安
犹近好。常用于书信。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此上,即请近安。”
[汴京怀古(广武山)]俎上肉
(1) 比喻任人欺压 * 的人或国家
今由俎上肉,任人脍胾耳。——《晋书·孔坦传》
(2) (由,即[犹])
[汴京怀古(广武山)]无赖
(1) 放刁;撒泼;蛮不讲理
素无赖。——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犷悍无赖。——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耍无赖
(2) 游手好闲,刁滑强横的人
地痞无赖
(3) 无奈;无可奈何
(4) 顽皮
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汴京怀古(广武山)]鸿门
(1).高门,显贵之家。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这个是远方朋友,想亦是鸿门之客,老兄拜揖。”
(2).古地名。在今 陕西 临潼 东。 楚 汉 相争, 项羽 驻军并会宴 刘邦 于此,故又称 项王营 。《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 项羽 兵四十万,在 新丰 鸿门 。 沛公 兵十万,在 霸上 。” 晋 潘岳 《西征赋》:“ 籍 含怒於 鸿门 , 沛 跼蹐而来王。”《齐东野语·诗用史论》引 宋 钱舜选 诗:“ 项羽 天资自不仁,那堪 亚父 作谋臣。 鸿门 若遂樽前计,又一 商君 又一秦。” 明 李东阳 《鸿门高》诗:“ 鸿门 高,高屹屹。日光荡,云雾塞。双舞剑,三示玦。”
(3).古地名。 汉 西河郡 县名。 唐 时为 河东道 之边。故地在今 山西省 代县 、 朔州市 一带。 唐 李商隐 《即日》诗:“ 赤岭 久无耗, 鸿门 犹合围。” 冯浩 注:“《汉书·地理志》: 武帝 元朔 四年,置 西河郡 ,统三十六县,有 鸿门县 ,又有 离石县 。其地与 雁门 、 马邑 相接, 唐 时 河东道 之边也, 乌介 入犯正其地。”
[汴京怀古(广武山)]难耐
难以忍耐;不能忍受
[汴京怀古(广武山)]野花
野生或不栽培植物的花;尤指一种野生或不栽培的植物
[汴京怀古(广武山)]年代
①犹时代:战争年代|年代久远。 ②历史上的计年单位。公元纪年每世纪中以十年为一个“年代”,如19世纪60年代,即指1860-1869年(亦有认为指1861-1870年)。
[汴京怀古(广武山)]秦鹿
指 秦国 的帝位。鹿,喻帝位。 宋 王安石 《范增》诗之一:“中原 秦 鹿待新羈,力战纷纷此一时。” 金 元好问 《萧贡·楚歌》:“只贪衣绣荣 楚 猴,岂识金刀得 秦 鹿。”《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秦 鹿逐翻兴社稷, 楚 騅推倒立封疆。”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汴京怀古》词之三:“ 秦 鹿詎为 刘季 死, 楚 猴甘受 周苛 卖。”
[汴京怀古(广武山)]楚猴
《史记·项羽本纪》载, 项羽 攻下 咸阳 后,想回故乡炫耀富贵,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时人讽刺其爱虚荣,曰:“人言 楚 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后因以“楚猴”戏称 项羽 。 金 萧贡 《楚歌》:“只贪衣绣荣 楚 猴,岂识金刀得 秦 鹿。” 明 王世贞 《偶成》诗:“ 楚 猴重瞳那足论,杀心枉自横 鸿门 。”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汴京怀古》词:“ 秦 鹿詎为 刘季 死, 楚 猴甘受 周苛 卖。笑纷纷青史论都讹,因成败。”
[汴京怀古(广武山)]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汴京怀古(广武山)]青史
古时用竹简记事,所以后人称史籍为青史
青史留名
永垂青史
[汴京怀古(广武山)]成败
成功与失败;胜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汉· 贾谊《过秦论》
成败在此一举
清代,陈维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