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_彭汝砺 | 宋代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作者:彭汝砺 朝代:宋代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原文

君栖京国我天涯,病眼相望泪满衣。

邂逅得为千里会,仓皇不及一言归。

穷通固属时之遇,取舍犹惭议者非。

未得宠光荣里落,久行犹足慰庭闱。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诗词问答

问:《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参考注释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京国

京城;国都。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我公实嘉,表扬京国。” 唐 牟融 《赠韩翃》诗:“京国久知名,江河近识荆。” 明 高明 《琵琶记·听女迎亲》:“若是到京国,相逢处,做箇好筵席。”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病眼

(1).谓老眼昏花。 唐 白居易 《别行简》诗:“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鬢雪。” 前蜀 韦庄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离心不忍闻春鸟,病眼何堪送落暉。”

(2).眼睛有病;有病的眼睛。 唐 温庭筠 《雪》诗之一:“ 谢庄 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宋 邵雍 《代书寄长安幕张文通》诗:“枯肠忺饮酒,病眼怕看书。”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邂逅

不期而遇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诗·唐风·绸缪》

邂逅发露,祸及知亲。——《后汉书·杜根传》

邂逅迷惑。——《三国志·管宁传》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仓皇

匆促而慌张。也作[仓黄]、[苍皇]、[苍黄]

敌弃炮仓皇遁。——徐珂辑《清稗类钞》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仓皇出逃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言归

(1).回归。言,助词。《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一说为我归。 毛 传:“言,我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四·玄奘》:“ 奘 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问亲故,零落殆尽。” 清 万寿祺 《答武进刘十》诗:“乱瘼何畤已?言归耕墓田。” 清 方文 《舟次三山》诗:“泊泊岁将暮,言归尚未能。”

(2).《诗·周南·葛覃》有“言告言归”之句,因以“言归”指《诗·葛覃》篇。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放队》:“羽觴湛湛,方陈《既醉》之诗,鼉鼓渊渊,復奏‘言归’之曲。”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穷通

(1).困厄与显达。《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於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吕氏春秋·高义》:“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故性命之道,穷通之数,夭閼纷纶,莫知其辨。” 清 刘大櫆 《难言三》:“人之有穷通得丧,天也。”

(2).谓干涸与流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川渠 又东北合 滱水 ,水有穷通,不常津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水流亦有时穷通,信为灵矣。”

(3).谓阻隔与通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夫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取舍

采取或舍弃;选择

取舍得当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宠光

(1).谓恩宠光耀。《左传·昭公十二年》:“ 夏 , 宋 华定 来聘,通嗣君也。享之,为赋《蓼萧》,弗知,又不答赋。 昭子 曰:‘必亡。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将何以在?’” 宋 叶适 《祭陈同甫文》:“心事难平,宠光易满,万世之长,一朝之短。”

(2).谓光临,光顾。 清 李渔 《慎鸾交·品花》:“他説相公屡次宠光我家,十分钦敬。”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里落

村落;里巷。《后汉书·淳于恭传》:“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輒助为收採。又见偷刈禾者, 恭 念其愧,因伏草中,盗去乃起,里落化之。”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其一]庭闱

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文选·束晳〈补亡〉诗》:“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注:“庭闈,亲之所居。” 唐 张九龄 《酬宋使君见诒》诗:“庭闈际海曲,軺传荷天慈。” 清 刘大櫆 《少宰尹公行状》:“公少而卓犖多才,遵太夫人朝夕庭闈之训,言动皆必以礼。”因用以称父母。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闈?” 宋 王安石 《忆昨诗示诸外弟》:“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闈。”

,

  • 【南柯子(贺彭舍人黄堂成)】_陈师道 | 宋代
  • 【南柯子(贺彭舍人黄堂成)】_陈师道 | 宋代 >> 【南柯子(贺彭舍人黄堂成)】_陈师道 | 宋代...

  • 【青玉案】_佚名 | 宋代
  • 【青玉案】_佚名 | 宋代 >> 【青玉案】_佚名 | 宋代...

  • 【题兴国寺碧落轩·其二】_陈渊 | 宋代
  • 【题兴国寺碧落轩·其二】_陈渊 | 宋代 >> 【题兴国寺碧落轩·其二】_陈渊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