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原文
何人劝我此间?弦管生衣甑有埃。
绿蚁沾唇无百斛,蝗虫扑面已三回。
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
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诗词问答
问: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 书法图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书法作品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参考注释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此间
此地
此间已有传闻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弦管
(1).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乐器。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此必为至乐,不可託之於瞽史,必须圣人理其弦管,尔乃雅音得全也。” 唐 崔亘 《春怨》诗:“妾有今朝恨,君无旧日情。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起源与发展》:“依乐府题以製辞,而其声不被弦管者,若 子建 、 士衡 所作是也。”
(2).泛指歌吹弹唱。 唐 李商隐 《思贤顿》诗:“内殿张弦管,中原絶鼓鼙。”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一:“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絃管:亦作“ 絃筦 ”。 1.弦乐器与管乐器。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功可象於图画,德可刻於金石,声可託於絃管,名可留於竹帛。”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诸乐絃管尽备,其鸟再拜,女郎举酒,众乐具作,萧萧泠泠,杳入神仙。” 宋 韩维 《踏莎行·次韵范景仁寄子华》词:“辛夷花谢早梅开,应须次第调絃管。”
(2).指弹奏丝竹;丝竹乐声。 前蜀 韦庄 《上行杯》词之一:“满楼絃管,一曲离肠寸寸断。”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德行》:“教以歌舞絃筦六博之艺,饰之以珠翠金玉衣服之具。” 明 谭贞良 《楼桑先主庙》诗:“枌榆存旧社,絃管尚纷纷。”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诗:“直待满城絃管歇,渐分清影上屏山。”《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新人坐在花轿里,但听得大吹大擂,絃管喧杂。”参见“ 弦管 ”。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生衣
(1).指物体表面寄生的菌藻类植物。 唐 杜甫 《寄韦有夏郎中》诗:“归楫生衣卧,春鸥洗翅呼。” 王嗣奭 释:“楫生水衣,而犹卧波。” 宋 陈师道 《酬智叔见赠》诗:“过逢为説 侯芭 在,卧楫生衣犊有孙。”
(2).夏衣。 唐 王建 《秋日后》诗:“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宋 陆游 《晨起独行绿阴间》诗:“不恨过时尝煮酒,且欣平旦着生衣。” 清 纳兰性德 《天仙子》词:“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沾唇
形容略微喝一点酒、茶水等饮料。多与“不”连用表示否定。《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让了两遍,公子总不肯沾唇。”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我大贱相,茶非 惠泉 水不可沾唇。”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在那三年之中,真是一点一滴也不曾沾唇。”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百斛
泛指多斛。斛,量具名。古以十斗为斛, 南宋 末改为五斗。 汉 焦赣 《易林·节之师》:“稼穡成熟,亩获百斛。” 唐 李贺 《江南弄》诗:“鱸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緑。”《宋史·河渠志四》:“ 白沟 无山源,每岁水潦甚则通流,纔胜百斛船,踰月不雨即竭。”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蝗虫
昆虫,种类很多,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有的地区叫[蚂蚱]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扑面
迎面而来
香气扑面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入谷
谓纳谷于官府,以买官或赎罪。《史记·平準书》:“始令吏得入穀补官。”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汉 人入仕,有以貲为郎者, 司马相如 、 张释之 是也。有入钱入穀赏以官者, 卜式 、 黄霸 是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 汉 政府﹞又卖武功爵,新置武功爵十一级,各级爵位有一定的价钱……以后,又规定了入谷补官的办法。”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穷寇
走投无路的贼寇,泛指残敌
穷寇勿追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洒涕
洒泣,挥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六郎》:“听村鷄既唱,洒涕而别。”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弃孩
弃儿。 宋 苏轼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之二:“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欢君
犹情人。 汉 焦赣 《易林·临之小过》:“夹河为婚,水长无船;遥心失望,不见欢君。”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尘土
细小的土灰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二首]走章台
见“ 走马章臺 ”。
宋代,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