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代同舍上郎中】_许应龙 | 宋代

【代同舍上郎中】作者:许应龙 朝代:宋代

[代同舍上郎中]代同舍上郎中原文

能赋人人说颍川,谁知妙诀已亲传。
词场屡草干将句,掷地金声震九天。

[代同舍上郎中]诗词问答

问:代同舍上郎中的作者是谁?答:许应龙
问:代同舍上郎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许应龙的名句有哪些?答:许应龙

[代同舍上郎中]许应龙代同舍上郎中 书法图

【代同舍上郎中】_许应龙 | 宋代
代同舍上郎中书法作品

[代同舍上郎中]参考注释

[代同舍上郎中]人人

每人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代同舍上郎中]颍川

(1). 汉 将 灌夫 的代称。 夫 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使酒,家财千万,食客日近百人,曾称霸 颍川 。 唐 王维 《老将行》:“誓令 疏勒 出飞泉,不似 潁川 空使酒。”

(2). 汉 黄霸 的代称。 霸 曾任 颍川 太守,有政绩。后常用作称颂有政绩官吏之典。 唐 王湾 《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诗:“司徒 汉 家重,国典 潁川 徵。” 唐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尤多 蜀 郡理,更得 潁川 謨。” 唐 杜牧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诗:“分符 潁川 政,弔 屈 洛阳 才。” 冯集梧 注:“《黄霸传》:为 潁川 太守,得吏民心,治为天下第一。”

(3). 汉 荀淑 家子弟的代称。 淑 , 颍川 人,少有高行,有子八人,均为时贤,故称。 唐 权德舆 《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同时列在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伯仲尽时贤, 平舆 与 潁川 。”

[代同舍上郎中]妙诀

奥妙窍门,奇妙的诀窍

农业增产的妙诀在于科学种田

[代同舍上郎中]词场

(1).犹文坛。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姑洗三月》:“持 郭璞 之毫鸞,词场月白;吞 罗含 之彩凤,辩囿日新。”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伏惟君侯,明夺秋月,和均韶风,扫尘词场,振发文雅。” 清 朱彝尊 《还陂塘·题其年填词图》词:“擅词场,飞扬跋扈,前身可是青兕?”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 后主 词,思路悽惋,词场本色。”

(2).科场。 唐 白居易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羣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 宋 王谠 《唐语林·言语》:“ 宋济 老於词场,举止可笑。”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急难》:“词场凑巧,无奈兵戈起祸苗。”

[代同舍上郎中]干将

办事干练、能起重要作用的人

别看他貌不出众,在厂里可是一位干将

[代同舍上郎中]掷地金声

晋 孙绰 作《天台山赋》成,对友人 范荣期 说:“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 范 起初不信,打开来一读,果然赞不绝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晋书·孙绰传》。金石,钟罄之类的乐器。后以“掷地金声”形容辞章优美。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文章日就,何惭掷地金声。” 清 黄周星 《补张灵崔莹合传》:“童子遂进毫楮, 灵 即书云:‘胜跡天成説 虎丘 , 可中亭 畔足酣游。吟诗岂让 生公 法,顽石如何不点头。’遂併毫楮掷地,曰:‘佳哉,掷地金声也。’”亦作“ 掷地赋声 ”、“ 掷地有声 ”。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赴试》:“腰印能如季士稀,恐掷地赋声难比。”《诗刊》1978年第6期:“这掷地有声的诗句,岂但是诗人一个人的情态,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亦省作“ 掷地 ”、“ 掷金 ”、“ 掷金声 ”。 唐 羊士谔 《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诗:“掷地好词凌綵笔,浣花春水腻鱼笺。” 唐 钱起 《和范郎中宿直中书晓玩清池赠南省同僚两垣遗补》:“六义惊摛藻,三臺响掷金。” 清 吴伟业 《周栎园有墨癖漫赋》之一:“含香词赋掷金声,家住 玄都 对 管城 。”

[代同舍上郎中]九天

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

【代同舍上郎中】_许应龙 | 宋代
  • 【卜算子】_王之道 | 宋代
  • 【卜算子】_王之道 | 宋代 >> 【卜算子】_王之道 | 宋代...

    【代同舍上郎中】_许应龙 | 宋代
  • 【送归篇】_释文珦 | 宋代
  • 【送归篇】_释文珦 | 宋代 >> 【送归篇】_释文珦 | 宋代...

    【代同舍上郎中】_许应龙 | 宋代
  • 【再和】_郑清之 | 宋代
  • 【再和】_郑清之 | 宋代 >> 【再和】_郑清之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