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齐天乐·络纬】_毛茂清 | 清代

【齐天乐·络纬】作者:毛茂清 朝代:清代

[齐天乐·络纬]齐天乐·络纬原文

碧梧芳信惊初到,秋声晚来无数。

金井阑边,豆花篱落,做得凄凉几许。

萧萧振羽。

似一度高吟,一番低诉。

乍断还连,依稀吹入小窗户。

还疑春茧曳绪,引秋情暗起,宛转千缕。

锦字萦愁,哀弦纺梦,独立空阶风露,不胜酸楚。

共促织鸣悲,寒螀啼苦。

絮尽新愁,夜凉谁共语。

[齐天乐·络纬]诗词问答

问:齐天乐·络纬的作者是谁?答:毛茂清
问:齐天乐·络纬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毛茂清的名句有哪些?答:毛茂清

[齐天乐·络纬]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齐天乐·络纬]参考注释

[齐天乐·络纬]碧梧

(1).绿色的梧桐树。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明 刘基 《调笑令》词之二:“帘捲,帘捲,人与碧梧俱晚。”

(2).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仪态。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清 许思湄 《与赵南湖书》:“久不见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风清,輒深神往。”

[齐天乐·络纬]芳信

(1).花开的讯息。春日百花盛开,因亦以指春的消息。 宋 苏轼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诗之一:“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宋 尤袤 《入春半月未有梅花》诗:“几度杖藜贪看早,一年芳信恨开迟。” 明 陆采 《怀香记·承明雪宴》:“ 建章 宫闕积琼瑶,尽道梅花芳信到。”

(2).敬称他人来信。 唐 白居易 《祇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诗:“忽惊芳信至,復与新诗并。”

(3).指闺中人的书信。 宋 史达祖 《双双燕·咏燕》词:“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4).犹佳音。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管取门楣得俊才,为传芳信仗良媒。”

[齐天乐·络纬]秋声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齐天乐·络纬]晚来

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里家务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齐天乐·络纬]无数

(1) 无法计数,指数量极多

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

(2) 不知底细

胸中无数

[齐天乐·络纬]金井

(1).井栏上有雕饰的井。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 南朝 梁 费昶 《行路难》诗之一:“唯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轆轤。” 宋 苏轼 《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双猊蟠础龙缠栋,金井轆轤鸣晓瓮。” 清 陈维崧 《品令·夏夜》词:“夜色凉千顷,携笛簟,依金井,轆轤清冷。”一说即石井。金,谓其坚固。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九月》:“鸡人罢唱晓瓏璁,鸦啼金井下疎桐。” 叶葱奇 注:“金井,即石井。古人凡説坚固,多用金,如金塘、金堤等。”

(2).借指墓穴或骨瓮。《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生死交》:“因此扶柩到此,众人拽棺入金井,并不能动,因此停住坟前,众都惊怪。”《广西僮族文学》第四章:“这个‘地理先生’给 侬智高 看好了一块风水地,叫 侬智高 把自己父亲的骨骸装在‘金井’(即骨瓮)里,埋在好风水的地方。”

[齐天乐·络纬]豆花

(1).指豆类植物开的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大豆》:“豆花憎见日,见日则黄烂而根焦也。” 唐 许浑 《题韦隐居西斋》诗:“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豆棚闲话·渔阳道刘健儿试马》:“只有扁豆一种,交到秋时,西风发起,那豆花越觉开得热闹。”

(2).方言。即豆腐脑。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四:“雪嫩的豆花--这和豆腐一样的制作,是比豆腐还要简单,还要好吃。” 岚云 《逐渐消失的行业》:“虽可吃到甜咸加料的豆花,却不如挑担而来的姜汤豆花味美。”参见“ 豆腐脑 ”。

[齐天乐·络纬]篱落

篱笆

村庄篱落

[齐天乐·络纬]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齐天乐·络纬]几许

多少

不知经历几许风波

几许心中言。——清· 袁枚《祭妹文》

[齐天乐·络纬]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齐天乐·络纬]振羽

(1).鼓翅。《诗·豳风·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毛 传:“莎鸡羽成而振讯之。”《宋史·乐志十三》:“矫矫长离,振羽来仪。”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旬餘后,其声渐厉,似飞虫之振羽。”

(2).古乐章名。《礼记·仲尼燕居》:“客出以《雍》,彻以《振羽》。” 郑玄 注:“《雍》、《振羽》,皆乐章也。” 孔颖达 疏:“《振羽》即《振鷺》诗,亦乐章名也。言礼毕通彻器之时歌《振鷺》也。”

[齐天乐·络纬]一度

(1) 曾经,从前

一度是很快乐的

(2) 有过一次

他因病一度休学

[齐天乐·络纬]高吟

(1).高声吟诵;高声歌唱。《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佇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唐 郑谷 《作尉鄠郊送进士潘为下第南归》诗:“结綬位卑甘晚达,登龙心在且高吟。” 鲁迅 《花边文学·知了世界》:“蚂蚁在地面上辛辛苦苦地作工,知了却在枝头高吟,一面还笑蚂蚁俗。”

(2).高妙的吟唱。《文选·嵇康<琴赋>》:“慕 老童 於 騩 隅,钦 泰容 之高吟。” 刘良 注:“ 泰容 , 黄帝 乐师,故慕而钦之,以为高吟,而引清志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昨日到大剧院,一见旧歌剧花露润融,高吟沉抑。”

[齐天乐·络纬]一番

(1).一回;一次;一阵。《诗·小雅·车攻》“射夫既同” 唐 孔颖达 疏:“此射夫皆已射一番。” 宋 范成大 《落鸿》诗:“只道一番新雨过,谁知双袖倚楼寒。”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一折:“你一番价探望哥哥,吃的来醺醺醉。”《西游记》第四二回:“一番搭上手,斗经四五个回合,行者揑着拳头,拖着棒,败将下来。” 毛 * 《新民主主义的 * 》:“顽固到没有办法,所以我们就要开大会,‘促’他一番。”

(2).一种;一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癸卯妖书》:“但其所倾陷者,别是一番人耳。” 许地山 《命命鸟》:“她自经过这一场恐慌,精神上遂起了莫大的变化。对于婚姻别有一番见解。”

(3).一张;一片。《新唐书·藩镇传·王鎔》:“况继奉天子詔和解,能无一番纸坠北路乎?”

[齐天乐·络纬]断还

见“ 断还归宗 ”。

[齐天乐·络纬]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齐天乐·络纬]小窗

苔藓虫群体交叉分枝之间的一种有花边的网格

[齐天乐·络纬]春茧

亦作“ 春蠒 ”。1.春季的蚕茧。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桑蚕春茧劝,花蝶夜蛾迎。” 宋 陆游 《宿武连县驿》诗:“宦情薄似秋蝉翼,乡思多於春茧丝。”

(2).用春蚕丝织成的锦袍。 唐 皮日休 《和鲁望风人》之一:“莫言春茧薄,犹有万重思。”

(3).食品名。犹今之春卷。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荤素从食店》载有“子母春蠒”、“活糖沙馅诸色春蠒”、“莱萃皮春蠒”等名目。参阅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市食》。

[齐天乐·络纬]曳绪

抽丝。比喻连续不断。 汉 张衡 《南都赋》:“坐南歌兮起 郑 儛,白鹤飞兮茧曳绪。”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刘方玄》:“俄而有歌者,歌音清细,若曳绪之不絶。” 清 毛茂清 《齐天乐·络纬》词:“还疑春茧曳绪,引秋情暗起,宛转千缕。”

[齐天乐·络纬]宛转

(1) 圆场;圆成

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没处取讨,索性做个宛转。——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2) 辗转

路宛转石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宛转而不卧

(3) 婉转

[齐天乐·络纬]锦字

(1).指锦字书。 唐 李频 《古意》诗:“虽非 竇滔 妇,锦字已成章。” 宋 范成大 《道中》诗:“客愁无锦字,乡信有灯花。” 清 纳兰性德 《清平乐》词:“塞鸿去矣,锦字何时寄。”参见“ 锦字书 ”。

(2).喻华美的文辞。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霜臺有暇,文律动於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於天下。” 明 何景明 《怀高铁溪先生》诗之二:“新诗裁锦字,丽赋掷金声。”

[齐天乐·络纬]萦愁

牵惹愁思。 宋 苏轼 《和人回文诗》之三:“看君寄忆传纹锦,字字縈愁写断肠。” 沉祖棻 《浣溪沙》词之十:“故国青山频入梦,江潭老柳自縈愁。”

[齐天乐·络纬]哀弦

亦作“ 哀絃 ”。 1.悲凉的弦乐声。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唐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哀絃绕白雪,未与俗人操。” 宋 张先 《惜双双·溪桥寄意》词:“断梦归云经日去,无计使哀絃寄语。” 郑振铎 《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有良心的作家们﹞不由得不同情 屈原 ……而发出同样的哀弦促节的歌声来。”

(2).喻指可怜的妻子。 林纾 《祭高梧州文》:“君出逾年,我搆家难,大丧甫除,哀絃中断。”

[齐天乐·络纬]独立

(1) 单独的站立

独立寒秋。——毛 * 《沁园春·长沙》

(2) 不依靠他人

独立生活

(3) 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政权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独立(不依靠他人)国独立(自主)。——清·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文集》

(4) 军队在编制上不隶属于上一级单位,直接隶属于更高一级单位

独立营(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

(5) 孤立无依

茕茕独立

[齐天乐·络纬]风露

(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

(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齐天乐·络纬]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齐天乐·络纬]酸楚

苦楚;悲痛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唐· 李白《望木瓜山》

[齐天乐·络纬]促织

蟋蟀的别名。《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唐 杜甫 《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元 薛昂夫 《甘草子》曲:“促织儿啾啾添瀟洒, 陶渊明 欢乐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 宣德 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齐天乐·络纬]鸣悲

犹悲鸣。 唐 柳宗元 《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诗:“鎩羽集枯榦,低昂互鸣悲。”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永见赠建除体》:“破窗风鸣悲,孤客多慨伤。”

[齐天乐·络纬]寒螀

(1).即寒蝉。 汉 王充 《论衡·变动》:“是故夏末蜻蛚鸣,寒螿啼,感阴气也。”《尔雅·释虫》“蜺寒蜩” 晋 郭璞 注:“寒螿也。似蝉而小,青赤。《月令》曰:‘寒蝉鸣。’”《文选·谢惠连〈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螿啼。” 李善 注引 许慎 《淮南子》注:“寒螿,蝉属也。”一说指水鸟。见《文选·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诗》 李善 注引 高诱 《淮南子》注。参见“ 寒蝉 ”、“ 寒将 ”。

(2).借指深秋的鸣虫。 唐 张仲素 《秋思》诗之一:“碧窗斜月蔼深暉,愁听寒螿泪溼衣。”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螿泣。” 陈三立 《雨》诗:“怀人江海断,鐙火诉寒螿。”

[齐天乐·络纬]新愁

新添的忧愁。 南朝 梁 鲍泉 《奉和湘东王春日诗》:“新枝虽可结,新愁詎解颜。” 唐 薛能 《一叶落》诗:“客心空自比,谁肯问新愁。” 元 倪瓒 《寄朱府判》诗:“尊前旧恨多年积,枕上新愁何处生?” 明 夏完淳 《一斛珠》词:“新愁不许春山鬭。酒醒荷香,昨夜相思透。”

,,,

  • 【素尚斋即事书怀】_乾隆 | 清代
  • 【素尚斋即事书怀】_乾隆 | 清代 >> 【素尚斋即事书怀】_乾隆 | 清代...

  • 【至避暑山庄驻跸即事一律】_乾隆 | 清代
  • 【至避暑山庄驻跸即事一律】_乾隆 | 清代 >> 【至避暑山庄驻跸即事一律】_乾隆 | 清代...

  • 【题叶肖岩西湖十景·其五·两峰插云】_乾隆 | 清代
  • 【题叶肖岩西湖十景·其五·两峰插云】_乾隆 | 清代 >> 【题叶肖岩西湖十景·其五·两峰插云】_乾隆 | 清代...